7月31日上午,看着窗外的阳光,结束了连续3天救援任务的北京市平谷区消防救援支队副政委李义贵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近日,北京市遭遇极端强降雨,平谷区有人员被困。7月28日清晨,平谷区消防救援支队就开始紧急动员,分三路全力奔赴群众被困的村庄,尽全力救助转移受困群众。
为了第一时间救出被困群众,李义贵出发时都没来得及吃早饭,只在路上就着矿泉水啃了一包方便面。
在救援期间,李义贵发现,由于水流冲击,通往目的地的桥梁、道路严重受损。在无路可通的情况下,他偶然发现有一根电线杆倒在了河对岸。电线杆上的铁丝和电话线横亘在湍急的河水上。
经过检查,消防员确认铁丝和电话线足够结实,能够确保安全,便决定将安全钩挂在铁丝上,手脚攀爬着电话线,从10多米宽的激流上渡河前进。
李义贵坦言,当时他手脚挂在电话线上,后背距离湍急的河水只有三四十厘米。在攀爬过程中,时不时就能感觉到溅起的水花打在脸颊上,甚至还能听到水中有大石头滚过产生的轰隆声。好在经过努力,三名消防员都成功攀爬到了对岸。
在另一段救援路程中,李义贵发现前方道路严重坍塌,为了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群众身边,他和队员们无视身下距离自己仅两三米远的洪流,身体贴着陡峭的岩壁一步步往前挪,最终成功穿越了危险地带。
28日下午,李义贵和队员们抵达了有大量群众被困的西寺峪村。他回忆说,村民们看到消防队员来了,都显得非常激动。因为得知29日北京仍可能有明显降雨,李义贵召集了村干部,号召村民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前往西寺峪村的路上,李义贵就发现由于部分道路被冲毁,带着村民离开时需要跨越一些河沟。因此在村中找了几架铁梯子,在返程中搭到河沟上。“为了确保群众的绝对安全,我们将两架梯子上下搭在一起。体力较好的群众在我们的保护下先行通过,小孩子由我们的消防队员抱着过河,最后我们再将一些日常需要依靠轮椅出行的老人背过河。就这样,所有村民都顺利抵达了安全地带。”
由于此时天色已晚,一些村民和消防员一起打开手电,数十道光束聚在一起,为救援人员照明,为每一名群众顺利渡河护航。
让李义贵非常感慨的是,将村民们平安送达后,很多村民都向消防员们表达了感激之情,这让他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8日的救援持续了18个小时,李义贵带队分批转移了200多名被困群众,其中很多都是老人,还有两三个月大的婴儿和怀孕的妇女。与此同时,当日平谷消防其他队伍还转移搜救了800多名群众。在消防队员的努力下,被困人员全部获救。
但平谷消防的救援工作并未结束。29日一早,消防队员们就又参与了部分群众转移任务。30日,大家又一起承担了向金海湖镇转运物资的工作。
“其实现在想想,攀着电话线渡河还是很危险的,但当时我没想那么多,就想着一定要第一时间跨过河,第一时间抵达。”李义贵说,“看到每个被困群众都平安,就是最好的回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