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人文影像志|乐居村:古村蝶变“乐居”地
新华社 2025-07-30 16:42
乐居村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是一座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彝族古村落。其名源自彝语“洛吉”,意为“石山脚下的村庄”,以独特的“一颗印”式民居建筑闻名。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这种融合汉彝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平面布局近方形或呈方正形态,以中心庭院为核心,四周环绕房屋,既契合当地气候特征,又满足生活功能需求。这是7月23日拍摄的乐居村荷塘(无人机照片)。

目前村内现存80余栋“一颗印”建筑,其中多栋已有数百年历史——青瓦土墙与雕花木窗错落有致,石板路蜿蜒于土墙之间,每一道痕迹都镌刻着岁月的沧桑。7月27日,工作人员在乐居村九犀面包店内制作面包。

作为多民族聚居地,乐居村主要聚居着彝族、白族等民族,各民族在此和谐共处。7月27日,游客在乐居村九犀面包店内品尝面包。

近年来,乐居村通过系统性保护修缮,在保留古村落原风貌的基础上,引入民宿、面包工坊、咖啡馆、特色餐厅等新业态,成功激活传统村落的生命力,新村民与老村民在此共建诗意乡村。这是7月27日拍摄的乐居村(无人机照片)。

如今,游客可在此体验土窑烤面包的烟火气、探访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夜宿“一颗印”式建筑民宿,沉浸式感受多民族交融的生活图景。7月27日,两名游客在乐居村游玩时经过村内菜市场。

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乐居村已成为云南省、昆明市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村,并于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传统村落保护与活态利用的生动样本。7月27日,两名游客在乐居村游玩时经过村内菜市场。

7月23日,几名游客在乐居村的民宿内休息。

这是7月27日拍摄的乐居村,图中方形建筑即为独特的“一颗印”式建筑(无人机全景照片)。

7月27日,游客在乐居村“一颗印”式建筑内游玩(无人机照片)。

7月27日,乐居村彝族村民李泽芬(右)在村内一家汉堡店为顾客服务。

7月27日,几名当地彝族老人在乐居村内卖菜时拉家常。

7月27日,乐居村新村民、青年创业者段俊玉(左一)在位于乐居村的店铺内为客人点单。

7月27日,小朋友在乐居村一家豆腐馆内体验豆浆制作。

7月27日,游客在乐居村内走过修缮后的民居。

7月23日,游客在乐居村内逛菜市场。

这是7月27日拍摄的乐居村乐居之眼民宿(无人机照片)。

7月27日,小朋友在乐居村内荡秋千。

7月23日,两名游客行走在乐居村内的石阶上。

这是7月23日拍摄的乐居村古村办。

7月27日,游客在乐居村一家精品店内选购纪念品。

7月27日,游客在乐居村一家餐厅内用餐。

7月23日,两名工人在为乐居村传统民居刷墙。

7月27日,几名游客在乐居村休闲(无人机照片)。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人文影像志|乐居村:古村蝶变“乐居”地
新华社 2025-07-30
文化中国行|釉上丹青 京华绝艺
新华社 2025-06-22
文化中国行 | 弦歌传千载 文脉润端阳
人民日报 2025-06-02
文化中国行丨用童谣“打开”端午节 这里有传统也有传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1
文化中国行丨织锦成衣 竹木为乐——博物馆里的海南黎族文化
新华社 2025-05-18
文化中国行 | 分水有术 迅流无滞
人民日报 2025-05-04
文化中国行 | 赓续英烈精神 汲取前进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4-06
文化中国行 | 来清明上河图CityWalk
人民日报 2025-04-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