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济人 | 把人工智能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9 07:30

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大会期间,3000余款前沿展品集中亮相,其中有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涵盖AI产业链各关键环节,彰显了中国把人工智能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创新活力。

从用户仅需一句话或一张图,就能快速生成可360度漫游全景图的混元3D世界模型1.0,到可在复杂地形稳定行走,执行巡检、救援等任务的阶跃星辰四足机器人,再到集成“调度员+作业员+指挥官”功能,加速智慧物流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域智能”的物流枢纽大模型矩阵,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的铿锵脚步声,在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回响。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持续发力,关键技术加速迭代,整体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到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条,中国开源模型在国际舞台绽放异彩。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尚存在瓶颈和短板。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显示,全球人工智能形成美中两国引领、梯次化分布的总体格局,其中美国和中国稳居第一梯队,总分大幅领先其他国家。美国凭借其在基础研究、高端芯片制造、软件开发等领域的深厚积累,长期占据 AI 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对比2023年,中美整体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把人工智能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既看到我们的进步,也看到与别国的差距。只有看到进步,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的信心;只有看到差距,我们才能直面在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加倍努力,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结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乃至国家治理模式。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高质量发展迫切需求,必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整工业体系和丰富应用场景的独特优势,坚持自立自强,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以应用为导向,以场景创新为牵引,推动人工智能实现创新突破和跨越发展。

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就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持续加强基础研究,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与此同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呈现规模扩张、领域拓展和应用深化的发展态势。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超279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5.9%。大模型训练成本持续降低、多模态融合技术不断优化、智能体和具身智能加速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形成全场景渗透态势,正迅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生活各领域。以场景需求牵引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将成为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弯道超车的关键一招。

有新型举国体制保障,有市场和产业体系优势,有正视差距、自立自强的决心,人工智能发展的主动权必将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文/劳利

编辑/李涛

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聚焦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时代,同球共济
人民日报 ​ 2025-07-28
人工智能“焕新社区” 开源平台发布 已汇聚行业垂类模型244个
央视新闻 2025-07-27
今日社评|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28
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推动产业深度转型
北京青年报 2025-02-27
第十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开幕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4
近千家展商 十万观众预约 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28日启幕
南方都市报 2024-08-27
上海人工智能已形成从软件模型到智能终端 从基础研究到创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解放日报 2024-07-04
北青快评|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