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身边快中考的学生,不禁想起去年我儿子雨泽中考前的种种,感慨良多。
那段时间,班主任再三叮嘱家长:一定要稳住情绪,不唠叨,不说教,不责骂,不传递焦虑,关注孩子营养和安全。为了能为雨泽中考保驾护航,我只要有空,都会亲自接送他上下学。老师说的我都做到了,但是没想到没说的事出现了——千防万防,他还是在距离中考还有三个月时早恋了。
那是雨泽的初恋,对方是他和朋友去吃冷饮时认识的一个外校初二女生。对这份感情,雨泽十分投入,好在他还愿意跟我沟通,同意约会控制在十分钟内,并且我可以假装成陌生人,在不远处等待。
我心情十分复杂。大考在即,雨泽又偏科明显,这个从天而降的“早恋”,没有哪个家长愿意支持。我悄悄将这事告诉了远在外地工作的老公,他当即反对:“你要立即阻止他,不准许去约会,把手机没收了!”我叹口气摇摇头,做爸爸的当甩手掌柜习惯了,都不知道青春期是不能硬碰硬的,孩子肯把小秘密告诉我已经难能可贵了。我给孩子的意见是:妈妈不支持,但我尊重你的感情,尽量不要影响学习。
接下来的日子,雨泽每周都有二三次在家附近和女孩约会十来分钟,大考在即,我每次都等得心急火燎如坐针毡,又强忍着焦躁。雨泽约会回家后特别兴奋,小脸红通通,眼神发亮,跟我说:“我将来大学毕业了要和她结婚!”我望着这个还有婴儿肥的孩子,内心哭笑不得,觉得十分荒谬。
我委婉地跟他说:“初恋是纯洁美好的,但这个年龄的恋爱通常不会发展到婚姻,毕竟你们都还小,到高中、大学,你们的爱情观和心智还会发生改变……”我知道,这朵稚嫩的初恋之花终究会凋零,不如早早为他失恋的那一天作下铺垫,我只希望,这个打击要么尽快到来,要么在中考后再来。
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失恋势必影响巨大。此前,我亲眼目睹了邻居家的儿子小C失恋的始末,心有余悸。小C跟雨泽是好友,从初一开始“早恋”,家长各种围追堵截打骂和老师的责罚,导致小C一度情绪紊乱,多次休学;失恋时,他还拿刀割伤了大腿。小C妈跟我说,如果‘早恋’早晚要经历,那晚经历不如早经历,赶上中考就麻烦了。
好在因为平时我给雨泽灌输了一些关于正确处理恋爱关系的观念,列举一些失恋后打击报复和自伤的反面教材,雨泽信誓旦旦向我保证:“我才不会那么傻呢,为了不爱自己的人做傻事、坐牢,我绝对不会的,老妈放心!”他还表示,自从恋爱之后,觉得自己更有毅力,学习更有劲头了。
不过我还是婉转地劝他:“跟喜欢的人还是晚一点开始恋爱好,如果考不上高中、大学,就业困难,无法养家,人家那么漂亮的女孩子,未来怎么会跟你过下去?”雨泽表示妈妈说得有道理。
雨泽听劝打算中考后和女生谈谈暂时分手,等上大学后再在一起时,女生那边先出现了变化:没有任何缓冲,女生就直接提出了分手,说没意思了。女生这个变化我并不奇怪,毕竟女孩才只是个初二的女生,懵懂幼稚。可此时雨泽距中考还有十天,这个节骨眼儿发生这么大变化,从感情到自尊上,都对雨泽产生了很大的打击,令我万分意外和担忧……
一开始,雨泽故作镇定轻描淡写:“我没事啊妈妈,好聚好散!”但“失恋”这种痛就像是突然被人在划开个口子,后劲儿十足。当天夜晚,雨泽痛不欲生,甚至要给我写一封“遗书”,到处寻找刀子剪子。我强忍着身体的颤抖,紧紧抱着他,用生平所有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安抚他、开导他,一刻不离地陪在他身边。冷静下来后,他问我:“妈妈,我丑吗?”我说:“我儿子是公认的帅哥啊”,接着我给他讲述了一些中学生失恋的例子,我跟他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比如蝴蝶面对一朵牡丹,一朵芍药,它选择了芍药,你能说牡丹不美吗?再说,你们都还是孩子,有无穷变数,如果这个年纪‘择一而终’才是奇事。”雨泽抬起泪眼问我:“真的吗,妈妈,不是因为我太差劲?”我说,当然不是,他说,“那我就放心了。”
通过他的话,我意识到失恋使雨泽变得不自信,怀疑自己。我悄悄跟班主任聊了这个情况,班主任特别负责,在那么紧张忙碌的情况下给各科老师开了个小会:在班里多表扬雨泽,突出他的优点。比如,在毕业典礼时的仪仗队上,让雨泽领读《满江红》;在他最喜爱的历史课上,表扬他“博览群书,知识面广”。最给力的是,老师发动了三个失过恋的男生,轮番开导他,使他感受到了来自“兄弟”的温暖,认识到恋爱只是人生中的一朵浪花。
在这种煎熬、鼓励与支撑中,雨泽坚持每天学习到深夜,直到中考。虽然时有“阵痛”来袭,但咬咬牙都挺过来了。
如今雨泽已是高一学生,接触到更多知性、优秀的同学,愈发开朗。回首“失恋”,他说,自己以前真是太幼稚了,但也明白了那是一次珍贵的成长经历。他从抽屉里取出那个女孩留给他的草绿色皮筋儿:“您替我保管吧,我彻底放下了。还有……谢谢妈妈!”
插画 赵敏
(张叶)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