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项工作内容发力“文化新质生产力” 东城区准备这么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21:35

新年伊始,东城区推出一揽子文化政策文件。2月6日下午,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项小组会在地坛公园方泽轩召开,并在会后举办了新闻通气会,集中发布并解读了五大文化政策文件。本次新发布的《东城区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该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努力建成文化产业创新策源地、文化科技融合集聚地、文化时尚消费引领地,打造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东城实践”。

据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金晶介绍,该行动方案涵盖四个方面共16项内容。通过推动创新聚合,东城区将激发“文化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具体来说,要提升技术创新能级,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8K等新技术赋能文化新业态新场景,提升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机制创新赋能,深入实施东城区文化新质生产力创新实验室共建计划,构建文化资源整合、对接与共创机制,培育文化创新发展生态;支持主体创新集聚,打好“文菁计划”“文菁基金”政策组合拳,落地一批龙头型文化科技企业,实施一批示范性文化新质生产力项目等。

区内丰富的资源将被持续整合,以增强“文化新质生产力”内生动力。未来,该区将释放文博资源价值,深入实施中轴线文化传播工程,发挥“国字号”博物馆带动效应,深化智慧文博建设,推动科技赋能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激发演艺资源活力,擦亮“大戏东望”品牌,加强“王府井戏剧谷”等剧场群建设,鼓励演艺新空间运用新技术,丰富高品质演艺内容供给;强化场景资源统筹,以场景开发开放为抓手,深化文商旅体业态创新和场景创新,推动旅游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放大品牌资源效应,高标准服务保障北京文化论坛。

通过推动行业融合,也将有效壮大“文化新质生产力”特色优势。金晶介绍,未来东城区将提振内容创作创新动力,支持新技术在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等内容创作生产中的应用,探索高科技手段与高品质内容融合体验;加速数字出版融合转型,加快内容资源数字化转化,支持人工智能助力网络文学发展,鼓励新技术在游戏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建设文物艺术品交易高地,突出国际文化艺术交往、境外文物回流交易展示功能,积极发展在线观展、直播拍卖等新业态;推动创意设计迭代升级,依托数字创意设计带动文化产品价值升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李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