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东城区再次以文化为笔,书写新时代的“首善答卷”,推出一揽子文化政策文件。2月6日下午,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项小组会在地坛公园方泽轩召开,并在会后举办了新闻通气会,集中发布并解读了五大文化政策文件。在影视拍摄方面,未来,东城区影视摄制服务保障水平将全面提升。新发布的《东城区进一步促进影视拍摄服务优化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包含了四大维度、20项举措,将打造影视服务新高地,推动形成东城影视拍摄服务的传播圈、服务圈、保障圈、朋友圈。
具体如何保障?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嘉介绍,该区将构建“五大协同机制”,打造影视服务新高地。包括完善区级影视拍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影视拍摄服务联席会议;构建畅通高效的拍摄派单机制,畅通“即接立办”绿色通道,建立“1+5+17+N”服务网络,并推出“一剧一策”定制服务;建立区级影视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影视摄制政策咨询、信息集成推介,建立动态跟踪、专人负责的重点影视企业数据库;出台以服务换资源的影视拍摄积分激励机制,成立东城区影视产业发展联盟,吸引和鼓励影视团队与人才融入东城、扎根东城、服务东城。
搭建“五大赋能平台”,塑造文艺创作生态圈。包括完善精品影视项目孵化平台,不断提升“东城出品”的影响力;建设东城影视产业合作平台,形成具有东城特色、集群发展、实力领先的影视产业矩阵;建立影视制作共创平台,举办高水准的影视行业对话、“影视人”沙龙、影视创投项目路演会;搭建包括人才引进、人才推优等内容的影视人才服务平台,推出青年影视人孵化储备计划;放大影视作品宣发平台,支持优秀作品东城首发、首演、首映,加强东城叙事、北京叙事作品宣发,与景点文旅公众号进行联动。
创新“五大场景服务”,激发老城拍摄新活力。包括推出“一卡一册一窗”升级版,梳理形成特色突出、资源独具的“东城区影视取景指引手册”,推出中轴展示线、文化遗产线、文旅传播线、胡同体验线等多条特色鲜明的影视拍摄路线;提供跨圈联动的影视拍摄一体化服务,形成东城影视拍摄服务的传播圈、服务圈、保障圈、朋友圈;建设共建共享的影视素材云平台,适应市场需求建立东城区影像素材知识产权集成库;设立区级影视摄制服务驿站,推动东城区影视人才公寓,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影视人才;办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标志性影视品牌活动,塑造“东城影视”品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