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开放合作引领亚太经济复苏
新华社 2021-11-21 11:30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即将举行,中方期待同东盟各国一道,继续携手合作,推动双方关系提质升级。亚太地区的发展经历以及疫情发生以来各方共同应对疫情的经验表明,坚持开放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复苏的必由之路。

一段时间以来,受疫情影响,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供需结构矛盾日益突出,通胀压力上涨。面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复苏,统筹推进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考验,地区许多国家努力通过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等措施来加以应对。

在实现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方应该坚持开放合作,寻求互利共赢。那些时刻以自身利益优先,根据意识形态划线、构建地缘政治小圈子来打造地区经济架构的做法,无益于区域经济复苏和发展。

亚太地区原本就存在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疫情更彰显了弥补缺口的必要性。各方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空间广阔,需要的是搭桥而不是拆桥,是携手共同发展而不是寻求相互抗衡或彼此取代。

多年来亚太地区保持快速发展,得益于打造开放型经济格局的努力,得益于构筑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济韧性好、动力强的优势并没有改变,率先在本次危机中呈现复苏势头就是明证。

中国一直积极融入亚太区域合作,始终是亚太开放合作的推动者。疫情发生后,中国率先恢复经济,并通过提供疫苗、抗疫物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各方应对疫情,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力助推区域经济复苏和发展。

中方坚定不移推进自身改革开放,坚定支持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中国在非东盟成员中率先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核准工作,并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将在履约和谈判进程中继续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农业和制造业全方位开放,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依法给予内外资企业同等待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沿线各国经济民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本地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有效对接,中国与东盟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双方共同克服疫情影响,稳步推进各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东盟国家稳经济、保民生作出积极贡献。

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面对挑战,积极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正当其时。必须坚持开放这一亚太合作的生命线,引领区域经济复苏。必须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融合而不脱钩,才能有力推动经济复苏,实现联动发展,造福各国人民。

文/新华社记者  林昊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财经分析 | IMF上调亚太经济预测 本地区通胀前景改善 风险仍在
​新华财经 2024-05-02
亚行预计亚太经济持续强劲增长
新华社 2024-04-11
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亚太经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8
维护亚太合作,朝着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人民日报 2023-11-14
外交部:中方愿同地区伙伴一道,推动亚太成为合作发展的高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2
IMF:逆风缓和亚太经济将迎强劲复苏,成全球亮点
第一财经 2023-02-21
凝聚亚太力量,托举开放型世界经济
光明日报 2022-11-19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用好用足RCEP红利,进一步加强与亚太经济体的贸易投资合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