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精神,落实“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法定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为推动大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普及和提升,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联合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大演练”暨“大学生减灾官公益计划”于5月11日正式启动,该活动拟动员10000名大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应急防护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中,并通过公益实践、“减灾官5分钟微课堂”等活动带动更多公众和爱心人士参与到防护知识学习的公益活动中。
启动仪式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与卫生教育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樊泽民进行了主旨发言,他表示,将推动更多的大学生、学生社团加入到活动中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并努力获得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医疗救援协会联合颁发的“大学生减灾官”证书,并争取通过五年时间的推广,完成对全国主要大学的覆盖。
中国医学救援学会副会长黎檀表示,该会将投入更多课程和资源助力“大学生减灾官公益计划”,让更多人能够在生命急救的“白金十分钟”获得更多生存机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期待更多的高校大学生、社区人员、合作伙伴加入防灾减灾的工作中来,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在灾害来临时,有效地保护自己、救助他人,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此外,5月6日至12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官方微博还发起了“寻找下一个守护者”和“向灾害SAY NO”两个话题,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人道救援网络联合支持,邀请7位专家每天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直播活动,目前已累计逾50万人次观看,阅读讨论量超过2200万。该活动还特别邀请中国扶贫基金会公益宣传员杨迪为“大学生减灾官”助力,号召更多公众关注并支持防灾减灾的青年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宁
编辑/张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