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定镇名角儿进村成常态 结对共建惠民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0-30 10:34

“好!”一进入大兴区安定镇徐柏村的文化礼堂,就听见一片叫好声和掌声。村民们聚精会神的观看戏曲表演,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或颦或笑。这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到大兴区安定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精品演出走基层”的形式为村民送来戏曲演出。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台上演的正是传统剧目《打金枝》,表演的演员及现场伴奏均来自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在家门口就看上了专业的戏曲演出,都是名角儿,唱的真是好!”票友刘志全说,他的父辈就喜好唱戏,从小耳濡目染,徐柏村有很多戏迷,村里还有小剧团,平时也会在村里演出。

刘志全所说的小剧团,是“徐柏村河北梆子剧团”,成立于1953年,最初由徐柏村一些爱好戏曲的村民自发组成。剧团成立后也曾受过名师樊薄英的指导,鼎盛时期编排了《空城计》《追韩信》《三娘教子》等传统剧目,在区、镇内演出,后因一些历史原因导致剧团活动逐渐停滞。“2002年剧团重组后,召集了一些戏曲爱好者,大家全靠自学,自己编排节目。”徐柏村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白俊生介绍道,村民喜欢唱戏也喜欢听戏,本村的剧团虽然很受欢迎,但并不专业,在传承和发展上更是遇到诸多难题。

2019年10月,在区镇村三级帮助下,徐柏村河北梆子剧团与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结对共建。作为市级剧团与乡村剧团戏曲文化联合发展的首次尝试与创新突破,村民们期待老剧团能换发出新生命。

“结对后,我们组织剧团成员前后三次到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观摩学习,国家一级演员王英会、张树群等老师还经常到镇里、村里演出、指导。”白俊生表示结对共建为村剧团带来了显著的帮助,疫情期间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编排了《天佑中华》等戏曲作品,还邀请徐柏村剧团的演员参与演出,为演员们提供最直接的学习机会。

同样受益的还有徐柏村的村民、全镇的票友。一年来,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多次选派演员到大兴区安定镇演出,此次为期两天的“精品演出走基层”活动更是一连送来《陈三两》《打金枝》《辛安驿》《牙痕迹》四场大戏,极大的满足了戏曲爱好者的需求,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为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增强镇、村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这种市级剧团与村级剧团的结对共建模式成为了徐柏村宝贵的文化财富,更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

通讯员/郑伟乔

供图/大兴区安定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00后”让河北梆子传统桥段碰撞即兴台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01
王洪玲再唱《北国佳人》《美狄亚》, 当年新编戏“磨”成经典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6
8个月走遍京津冀 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50场再升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4
延庆千家店戏曲文化节开幕 五十余部剧目将轮番上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4
深耕细作《密云十姐妹》 河北梆子在“叮叮当当”的3月“坐”了下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3
名家名段庆元宵,7位梅花奖得主同台演绎“戏聚京津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1
“戏聚京津冀”汇集名家 7位“梅花奖”得主联袂庆元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0
“戏聚京津冀”新春演出季即将开启 保利院线京津冀区域8家剧院80场演出将上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