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率先实现大豆基因单碱基替换
澎湃新闻
2020-05-20 19:24
中国农科院科学家团队利用改良的CRISPR/Cas9实现了大豆基因的单碱基替换,并获得了表型稳定的纯合突变系,研究成果于2020年4月20日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人员通过组合Cas9n切口酶、大鼠胞苷脱氨酶和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剂,建立了大豆单碱基编辑技术体系,并成功实现了大豆开花调控关键基因GmFT2a和GmFT4的单碱基定向替换,编辑效率分别为18.2%和6.0%,且单碱基替换突变可稳定遗传。获得的GmFT2a单碱基替换纯合突变系,分别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出晚花表型,为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定向改良提供了新技术、新路径。(澎湃新闻)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基因编辑疗法商业化提速,未来打一针就能治愈心脏病?
第一财经 2024-02-25
破译大豆光周期“密码” 我们又进了一步
科技日报 2022-03-14
我科学家创出水稻基因组定点编辑新办法
科技日报 2020-01-14
中国科研人员发布新型基因编辑技术
新华社 2019-07-16
中国农科院用基因编辑助大豆在南方丰产,为品种改良提供材料
科技日报 2019-07-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