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高科技宠娃 儿子嫌豆浆有腥味 老爸基因编辑出无腥味大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12-27 15:57

因为儿子嫌弃豆浆有豆腥味,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关跃峰带领团队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大豆中产生豆腥味的基因,开发出了新品种的无腥味大豆。近日,相关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关跃峰介绍,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可控、安全地育种,“比如利用此类技术,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加高产的大豆,或者更适合人消化的大豆。基因编辑作物只是敲除了原有基因,而没引入新的基因,因此在安全性方面与传统农产品没有区别。”他表示,由于种植基因编辑大豆仍需农业农村部的审批,因此暂时不会投入市场。

儿子嫌豆浆有腥味激发父亲科研灵感

“同事们都说,我写这篇论文,应该在致谢的部分,特别感谢一下我儿子。”27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关跃峰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因为儿子抱怨豆浆的豆腥味,带领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没有豆腥味的新品种大豆。

关跃峰介绍,他和妻子平时都很爱喝豆浆,但儿子从2年多前开始,表现出了对豆浆的抵触之情。“有时候早上上学前,让他喝点豆浆,他就不愿意喝,我问他为什么呢,他说豆浆里有股‘豆腥味’。”

关跃峰介绍,自己平时从事的研究就是大豆育种等,知道大豆确实存在豆腥味,此前有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80%的消费者不喜欢豆乳中的豆腥味,“这种腥味是大豆里的一种酶导致的,不仅仅是我儿子,很多人也都不太喜欢这个味道。当时我听儿子说完,就在想能不能开发出一种没有豆腥味的大豆呢?”

基因编辑为大豆祛腥

随后的一年中,关跃峰开始带领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新品种的大豆。“一般来说,我们在进行基因编辑之前,要先对相关性状的基因功能进行研究,比如有的基因敲除之后,大豆种子变小了,那么这个基因就可以作为控制种子大小的编辑靶标 。”关跃峰介绍。

相比之下,由于导致豆腥味的3个大豆基因已经研究清楚,因此关跃峰和团队成员们直接对3个基因同时进行编辑。“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左右,我们敲除这3个基因,做出了无豆腥新品种,和普通大豆摆在一起,你看不出区别来,只是没有了豆腥味。”近日,相关论文在学术期刊《作物学报(英文版)》上在线发表。

专家:新科技可以精准安全育种

关跃峰表示,基因编辑与转基因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运用此类技术,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加高产的大豆、更适合人消化的大豆或者不会令人过敏的大豆。与转基因原理不同,基因编辑技术只是敲除或编辑了植物自身基因,而没引入新的基因。”关跃峰称,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地培育出更高产、更美味、更健康的农作物新品种。

“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基因编辑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同等待遇,已经登上消费者餐桌,如高油酸大豆、抗褐变蘑菇等。在我国,基因编辑农作物政策尚不明确,目前仍需通过农业农村部的严格审批程序,才可以种植乃至上市。”关跃峰表示,希望未来能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新品种大豆,改善人们的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青年报与腾讯联合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董伟
校对/熊伟

相关阅读
瞭望 | 提高大豆自给率,面临哪些挑战?
《瞭望》新闻周刊 2022-03-31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新华社 2020-11-25
中国农科院用基因编辑助大豆在南方丰产,为品种改良提供材料
科技日报 2019-07-03
“扩面提产增效” 国产大豆迎振兴
经济参考报 2019-06-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