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的这个活动,为何能吸引12位院士同场“助阵”
澎湃新闻 2019-12-02 11:06

打造“院士经济”走廊,江苏海安持续“开花结果”。11月30日,第六届“中科院专家走进海安”主题活动在海安举行,这已是当地连续第六年将院士专家“请进家门”。

开幕式上,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首先向院士专家问好。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今年有多达12位中科院系统的院士出席活动。

顾国标表示,海安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是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地区、江苏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据其介绍,海安每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近300个,每年净增工业开票销售的50%以上,都来自产学研合作项目。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海安于2014年5月成立了中科院院士工作室,定期收集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并组织企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实现精准“联姻”。

这一举措,也拉开了海安打造“院士经济”走廊的序幕。五年多来,已有超60个中科院项目扎根海安。

来自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导温兆银,这次带着国内唯一的透明陶瓷研究成果来到海安。

温兆银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透明陶瓷强度高、性能稳定,可应用于交通、航天等多个领域,属国际前沿技术。目前,他们已和当地的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尽管位于长三角北翼,也曾是南通相对不起眼的边缘板块,海安却巧借“科技创新”这一加速度,踏上了发展“快车道”。

为了引进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方面,海安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国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领衔到海安创新创业,给予最高6000万元资助。同时,对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200万元资助。

事实上,创造一流创业环境、打造创新高地,也是擦亮“海安服务”招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

海安市市长于立忠介绍称,2018年,海安在江苏省首次营商环境评价中列全省96个县级城市的第2位,人才综合竞争力全省第5,江苏长江以北第一。

不久后,长三角北翼的交通短板也将迎来质的飞跃。随着2020年底,沪通、盐通高铁的建成通车,海安将打通北上南下的铁路大动脉,进而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记者 袁杰)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非常视点|冒牌院士横行闹剧该做何反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7
江苏副省长:全国65%的院士在苏创新创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2
中关村人才创新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成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3
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召开 12位院士专家热议“碳”话题|2023中关村论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7
汇聚中外多位院士 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5月27日举办|2023中关村论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8
院士话京西 非遗来助阵 第四届西山永定河发展论坛为京西贡献智慧火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6
“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在多个城市火热开班
中国教师报 2022-08-19
中科院院士陈文新逝世,今年已有26位两院院士远去
澎湃新闻 2021-1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