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导诊 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大楼试开诊
北京日报 2019-09-24 08:36

智能导诊机器人、院内智能导航系统、现代化“智慧病房”……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大楼顺利试开诊。自此,这家成立于1958年,历经一个多甲子历程的老牌中医院,正式成为首家主体搬迁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三甲医院。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在全新亮相的医院里,还隐藏着不少现代科技元素。

二期大楼门诊大厅一层,两个憨态可掬的智能导诊机器人“晓医”吸引了不少患者驻足体验。“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我头疼,应该挂哪个科呢?”一位患者问。“建议您看神经外科,下面是神经外科的专家列表……”“晓医”胸前的屏幕上立刻列出了好几位神经外科专家和他们擅长治疗的疾病种类。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门诊大厅的天花板上,分布着不少瓶盖大小的白色圆形小装置。其实,它们的真实身份是蓝牙信标。有了它们,患者只要登录微信小程序,便可跟着院内智能导航系统,轻松到达想去的科室。

“随着蓝牙信标铺设范围的扩大,院内以后还能实现定位寻人、找车,位置有望精确到1米之内。”工作人员透露,“医院的信息部门正在设计智能停车和人脸识别系统,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上线为患者服务了。”

在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呼吸科二区、脾胃病科二区,“智慧病房”已率先启用了。

“床旁交互系统”将护士站、护理病房和走廊、卫生间连成了“一体”,遇到紧急状况,患者和家属可随时随地呼叫护士。

“智慧病房”还配备了全闭环输液监测系统,护士可远程查看患者输液的滴速和剩余液量。当患者输液快结束时,该系统会主动提醒护士拔针,遇到输液异常情况,它也会及时报警。

记者了解到,目前通州院区二期大楼的病房里已提前铺设好了无线网和物联网,未来这里还将启用更多“智慧病房”。

早在2013年,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大楼便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3亿元,分为门诊楼、科教楼、住院楼三个主体部分,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二期大楼全部投入使用后,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的编制床位将从原来的398张增至1174张。据医院负责人介绍,这次“两院合一,主体东迁”后,东直门医院将打造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服务京津冀地区,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国家中医医疗、教育和科技中心。在通州院区,很多知名专家会逐步迁到这边常态化出诊、查房,周边地区的中医诊疗水平有望大幅提升。(摄影/方非)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工程开诊 新增500张床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8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启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9
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周日起运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7
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正式开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0
北京通州首个“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建立,患者上下转诊无障碍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2024-07-16
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紧密型中医医联体成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24
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全面开诊 急诊医技楼正式启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2
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下周五开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1
最新评论
Robert Zhao
0
周日刚去过,确实很先进
09-24 09:11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