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钉子户”变身垃圾分类分拣员 社区居民为他们点赞
中国新闻网 2019-08-09 09:21

在上海宝山区的月浦四村小区,一对年过古稀的夫妇俩,每天定时出现在小区的定点垃圾投放点,不怕脏、臭,熟练地进行垃圾归类并清扫垃圾房。很难想象,这两位尽心尽责开展垃圾分类文明劝导的老人,在一个多月前,还是名在小区乱堆物品的“钉子户”。

8月8日,记者前去探访了杨玉家、刘原梅夫妇。

刘原梅告诉记者,由于以前夫妇俩没有收入,所以靠“拾荒”为生,捡的垃圾少了不值得去卖,捡的垃圾多了又没地方放,只能放在小区楼道内或绿化带中“污染环境”。她坦言,由于自知理亏,心里也颇为不好意思。

在上海市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前夕,刘原梅所在的社区广招垃圾分类分拣员和积分刷卡志愿者,杨玉家、刘原梅夫妇俩便选择加入其中,谋份“正经差事”。

杨玉家帮助居民分类垃圾,刘原梅就为居民扫码累积“环保点数”;杨玉家搬运垃圾桶到垃圾清运车处,刘原梅就擦拭垃圾房门面;杨玉家打扫小区卫生,刘原梅就清洁垃圾桶……从每天早上6点半起至晚上7点半结束,夫妻俩的生活规律而充实。

从以往的“占用过道”“污染环境”到如今的“勤劳”“热心”“爱干净”……小区居民们对杨刘夫妇的印象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如今,就算在非工作时间,只要见到地面上有垃圾,他们夫妇俩都会主动清扫。刘原梅笑着表示,“成为自己家园的守护者很棒”。

文/徐明睿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碧海拾荒 年轻人为海洋“减负”
中国青年报 2024-08-16
大兴西红门镇“夫妻档”四年坚守垃圾分类一线 用行动守护社区绿色家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2
上海:多区试点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解放日报 2023-11-16
全市垃圾分类志愿者人数超71万:上海构建垃圾分类三级志愿服务体系
解放日报 2023-05-24
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打好“组合拳” 紧抓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9
垃圾桶站“换装”升级 变身智能桶站 垃圾分类开启新乐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8
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持续完善硬件设施、夯实垃圾分类基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4
海岛“拾荒青年”:让海漂垃圾变身工艺品
新华每日电讯 2022-06-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