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老姚在平峪一号隧道外的铁路进行巡视。见到老姚时,他正巡线归来。阳光炙热,他身上的警服已经汗湿。简单的打过招呼后,老姚走进屋里放下背包,一边擦汗一边说道:“雨季到来了,防汛工作要做在前面,我们巡逻巡线也是一边入村入户宣传,一边查看线路周边有没有落石隐患。”
老姚在十渡站守护到站列车。老姚叫姚春生,今年58岁。26岁参加公安工作时老姚被分到了燕山站派出所,燕山站派出所位于京原线上的西南端,辖区内有十渡站、平峪站、上万站、良各庄站四个驻站点。老姚主要负责十渡站、平峪站两个驻站点,所辖线路长达20余公里。
老姚在平峪一号隧道外的铁路进行巡视。徒步巡逻巡线,是老姚的日常工作。带上一瓶水、两个馒头和日常的药品老姚便出发了。巡线要经过9座桥,12条隧道,每天徒步10余公里,往往一个月下来,新鞋也被线路两旁的石渣磨坏了。
这样单调而艰辛的工作,老姚并无抱怨,反而越干越起劲。“这么多年也已经习惯了,工作的同时还锻炼了身体也挺好,而且时间长了,这线路上哪里容易出现故障,哪里有安全隐患,哪里需要重点查看也都了如指掌。”老姚说着的时候倍感自豪。
频繁降雨天气来临后老姚加紧了对线路的巡视。这也许就是一个普通的铁路民警所坚守的那份初心,他走的每一步,都应该是对平安最好的注脚。
8月2日晚,老姚对隧道进行巡视。进入8月份,北京迎来接连的降雨,山区也随之到了汛期,老姚巡线也就更加仔细了,每天早中晚三次,老姚绝不含糊。
当天,五合二号隧道全长700米,进入隧道,老姚打开手电,行至京原线70公里330米处时,老姚发现隧道顶部有漏水情况,反复的查看后,老姚将情况记录在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出洞后马上向值班室汇报了这一情况。
下午三点在平峪一号隧道外,因为怕影响行车,老姚将从悬崖上掉下来的碎石一一从线路上搬离。
老姚对宜落石地段进行巡逻记录。由于派出所警力不足,除去巡逻巡线,老姚还要负责车站的秩序维护和安检工作。作为旅游车站,十渡站每天要经过4趟列车。
给进站旅客手检,老姚成了“弹簧人”,一次次的弯腰再直起,老姚说:“以前年轻这都不是事,现在年龄大了,腰背也不好,有时候会疼的难受,但也要咬牙坚持,决不能把安全隐患带到车上。”老姚利用休息时间赶紧把降压药吃了。
老姚利用休息时间抓紧吃午饭。作为旅游车站,暑运期间十渡站每天的客流量有100余人,到了周六,周边村镇的“周末工”就会集中乘火车来到十渡的一些餐馆、酒店打工,周日晚上再乘火车回家。
这样一来,周末的日均客流量就会增加到300余人,老姚也就必须加班在车站做好旅客的疏导、安检工作。这是老姚在平峪一号隧道外的铁路进行巡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