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捡到手机 蒙对解锁和支付密码将钱转走
西海都市报 2019-06-01 08:34

手机遗失、密码被破解、钱款被盗、个人信息被泄露,这一连串关键词发生在一起盗窃案中。5月28日,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分局韵家口派出所民警介绍前不久发生的一起盗窃案时提醒居民,使用手机,应该重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手机不见了

5月9日晚,家住西宁市城东区一小区的居民黄女士发现手机不见了。

手机去了哪里?黄女士和老伴儿左思右想,终于想起白天黄女士出过一次门。于是两人找到小区保安,调取了两人出门时的监控。

监控录像显示,5月9日21时许,一名年轻的小伙子开着出租车外出时,在单元楼门口将黄女士的手机捡走了。当天晚上,黄女士的老伴邹先生决定在单元楼下等待,等着出租车司机回来的时候把手机要回来。

“你是不是捡了个手机?”10日2时许,出租车司机终于回来了,邹先生赶紧上前询问司机是不是捡到了一部手机。

“你是谁?”“你怎么知道的?”“你怎么证明手机是你的?”“手机是啥颜色的?”经过几番交涉,司机终于承认他捡到了一部手机。

手机失而复得,邹先生希望司机跟他一起回趟家,好跟老伴儿有个交代。在邹老先生家里,司机从口袋里拿出一部蓝色手机,交到了黄女士手里。

临走前,邹先生拿出100元现金,感谢出租车司机陈师傅。陈师傅推辞不过,就收下了。

3418.66元钱被转走

司机离开后,邹先生和家里人翻看手机时,发现微信里的3418.66元钱不见了。邹先生和家人认为,钱有可能被司机转走了。

10日5时许,陈师傅准备出车时,被邹先生的儿子堵在了楼下。

“你是不是把我妈妈手机里的钱转走了?”邹先生的儿子开门见山地问。

“实在不好意思,我一时贪心,就把钱转走了。”陈师傅承认说,钱转走后,他一夜没睡好,心里也很不安,也在想着还钱。

陈师傅道歉后,将3418.66元钱转给了邹先生的儿子。陈师傅说,他没有从手机里的其他账户上转过钱。

陈师傅准备把当时收到的100元现金还给邹先生的儿子,被婉拒了。

一时贪念落法网

10日,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分局韵家口派出所接到了110指令,辖区发生一起微信钱款盗窃案。

接警后,韵家口派出所值班民警找到邹先生调查后发现,这3418.66元钱是被分三次从机主黄女士的微信中转出的。

“第一次转了3000元,第二次转了400元,第三次18.66元。”办案民警告诉记者。

当天,韵家口派出所介入调查后认为,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已涉嫌盗窃罪,为此,将他传唤到派出所配合调查。

“捡到手机的时候,为什么要破解手机密码?”

“我想看看手机通信录里能不能找到机主的电话。”

“通信录里基本都是机主的熟人,为什么不告诉他们?”

“我想联系机主本人。”

“夜里归还手机时,为什么不说出转账的实情?”

“我忘了,一时没想起来。”

“捡到手机后,为什么不报警求助?”

“我想亲自把手机还给失主。”

韵家口派出所民警给司机做笔录的时候,出租车司机交代了自己捡到手机、转走钱款以及归还手机的全过程。

司机告诉办案民警,因为手机的开机密码以及转账密码都是“123456”,所以当他看到微信里的钱款时,一时起了贪念,一次次将钱款转到了自己的微信账户上。

出租车司机陈师傅因涉嫌盗窃罪被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分局刑事拘留。5月15日,城东区人民检察院以犯罪情节较轻,无逮捕必要为由,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目前,陈师傅已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手机遗失,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这是一起典型案例。韵家口派出所民警说,当下,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很多个人信息,其中包括个人及亲朋好友的照片等,所以手机遗失带来的个人隐私外泄的风险是极高的。

西海都市报记者采访发现,西宁市发生的手机遗失或被盗后,通过手机APP将钱转走的盗窃案不少。

去年,西宁市城北区发生一起手机扒窃案。市民在上公交车时,手机被盗。几天后,市民银行账户里的7600元存款被转走。警方调查后发现,发生二次盗窃的原因在于,被盗手机内存有机主的身份证照片,所以嫌疑人捡到没有锁屏密码的手机后,将机主绑定在手机APP内的银行卡存款全部转走。

此外,还有市民遗失手机后,捡到者使用机主的账号登录多款购物类APP消费,甚至收快递等违法犯罪行为。

去年,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分局破获过一起四川籍男子携带他人手机到西宁消费的案件。今年年初,发生一起西宁一名男子将设置有简易密码的手机借给他人后,被人转走4000元钱款的案件。

办案民警介绍,很多案例中,嫌疑人之所以能够得逞,最重要的原因是手机机主设置的锁屏密码及支付密码均为“123456”“111111”等简易密码,这类密码极容易被人破解。

综合各案例,韵家口派出所办案民警提醒广大居民,设置较为复杂的个人手机锁屏密码、APP支付密码尤为重要。确定手机遗失或者被盗后,请务必第一时间挂失银行卡、补办手机卡,因为这样,不法分子无法在登录时收到验证码,就无法转账或从事其他违法行为。

编辑/叶婉

相关阅读
手机贴近银行卡 钱就不翼而飞?手机支付很安全 新骗局根源在于轻信“客服来电”
解放日报 2025-01-24
出租司机专接醉酒乘客 竟为偷看密码偷窃手机
解放日报 2024-04-12
手机既不设锁屏密码也没设支付密码 男子打个盹微信零钱被朋友“用了”
武汉晚报 2023-11-08
市民乘车遗失手机 公交司机连夜归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22
乘客不慎遗落手机 车队“寻人”完璧归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0
壹现场丨粗心乘客凌晨遗失手机 公交司机捡到迅速归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18
壹现场丨乘客不慎丢失手机 幸亏被公交司机捡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08
地铁上捡到手机和手表,女乘客送还车站后还发抖音寻找失主
极目新闻 2022-01-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