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创收“经济师”!北京经开区6名驻村第一书记助力平谷乡村振兴纪实
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2023-04-02 21:20

赏花踏春、产品展销,佐以特色美食、文娱表演……3月31日至4月2日,以乐享嘉年华之春归大地为主题的北寨村首届杏花节迎来一批又一批“打卡”游客,热闹非凡。

作为经平结对协作的一个“切片”,驻村第一书记刘琬作为总策划,见证了这场“文旅盛会”的诞生。“我一闲下来就去山里转,就想开发一条文旅线路,让更多游客来到北寨。”刘琬说,这次杏花节作为一次有益尝试更增添了他将北寨推向大众视野的信心,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桃园至庙沟环山路徒步小环线旅游项目,争取让更多人了解北寨、爱上北寨,为北寨村民创收、增收。

记者了解到,为了助力平谷乡村振兴,2021年11月,北京经开区围绕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北寨村、黄松峪乡大东沟村、刘家店镇胡家店村、镇罗营镇大庙峪村、大华山镇山门沟村、熊儿寨乡老泉口村的发展需求,选派了包括刘琬在内的6位优秀人才下沉入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深度参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为民办实事等工作,充分发挥乡村发展“经济师”作用,助力村集体经济、人居环境、生活品质提档升级,圆满完成了集体经济薄弱村“脱薄”任务。

开发特色IP壮大集体经济

胡家店村村域面积广袤,坐拥1800亩桃园,高品质果品供应充足,而且紧邻丫髻山景区,交通便利,资源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再好的产品也得先走进大众视野才能获得更多机遇,我们经过走访评估,决定对果品进行形象塑造。”驻村第一书记吴霜介绍,胡家店村是市级退役军人服务示范站创建村庄,退役军人众多,拥军优属氛围浓厚,是名副其实的“光荣村”,赋予胡家店村一层特殊的人文精神,也促成了“拥军福桃”IP的诞生。

目前,胡家店村围绕“拥军福桃”IP的打造,落地了“胡家店村集体经济扶持发展项目”,与北京农林科学院合作完成17亩集体农庄建设,组建起农务服务队形成社会化服务新力量;争取到43万市级振兴资金,用于“胡家店村特色果品建设项目”优新品种培育、冷链设施提升、物联网端点联通。同时,探索科技赋能,联合北京农林科学院,通过设计专属销售网页、上架农科驿站拓展多元销售渠道,推进果品深加工,努力实现“拥军福桃”系列产品的长周期供应。此外,还实验性推出“购拥军福桃游世界休闲谷访福地丫髻山”胡店专属旅游线路,积极参与各类线上、线下展销活动,日供应东方甄选直播电商平台1000余斤,成功打出“拥军福桃”特色品牌,为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实现村庄建设提质增效。

利用闲置荒地打造“博士”农场

扶苗填坑、踏土夯实、浇灌树苗……走进黄松峪乡大东沟村“博士”农场,在技术专家们的指导下,平谷黄松峪乡大东沟村的村民们正紧锣密鼓地栽种啤梨树苗,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一年前,在乡政府的支持下,驻村第一书记刘巍巍与村书记一个负责“写”,一个负责“跑”,分工协作,共同带领大东沟村积极争取,提出利用村口闲置坡地打造果园项目。刘巍巍亲自执笔,起草了上万字申报材料,经过多轮专家答辩评审和修改方案,历时4个月,最终促成了黄松峪乡第一个“博士”农场的挂牌。

如今,经过平整、清表、换土……这里已经蜕变成占地面积20亩的“博士”农场,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20万左右的销售收入,为大东沟村后续发展增添了动能。刘巍巍说,未来自己将继续履行好第一书记的职责使命,在组织培训提升村民啤梨种植技术的同时,积极拓展啤梨的销售门路,让更多村民从“博士”农场增收致富。

打造惠民工程,促进增收创收

大庙峪村村域面积2.2平方公里,全村87户,农业人口138人,劳动力平均年龄约61周岁,村集体无经营性资产,村民除有3户养殖外其他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外出打工和果树经济作物……驻村第一书记崔宏杰一进村,先用两个月把村民走访了个遍,把村里的情况了解透彻,之后就是一系列“大刀阔斧”惠民工程建设。

村里的浇灌井线路20多年无法满足灌溉需求,他充分利用北京经开区20万元的帮扶资金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既满足了9眼井同时浇灌使用,又避免了因线号细导致水泵烧毁风险和线路裸露过村民果地安全生产风险。因浇灌及时,2022年村民大桃产值人均收入增收500元,村集体水费增收约1.5万元。村委会架顶闲置,他就在闲置架顶上建设18.36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每年节约近3万元电费,还将多余电量并网出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约2万元收入。村里民宿条件差客流量稀,他就搞“转型”,通过装修改造提升住宿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更新住宿硬件设施,将农家乐升级转型为高端特色民宿。

如今,“闲不住”的崔宏杰透露,大庙峪村正在积极谋划发展户外运动休闲区,利用村域北侧山区,与镇罗营镇长城文化带“环长城100”旅游项目规划对接,统一建设标准登山步道,为民增加收入。

时光总是在默默耕耘中偷偷溜走,今年年底,第一批六位驻村书记的任职即将结束,但留下的乡村振兴成果将被持续巩固。在大华山镇山门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君恒推动建成落地的村鸡场、羊场已经迎来了“第一批住户”,村蜂场也即将投入使用……在熊儿寨乡老泉口村,驻村第一书记柳俊伟促成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露营营地”项目继续对外开放,延续2022年直接拉动消费超过8万元的好成绩,带动周边民宿、农家院和各类农产品销售,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北京经开区将传好‘乡村振兴’的接力棒,继续选好、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人才输送机制,选派优秀人才深入乡村结对建设一线,持续巩固拓展‘消薄’成果。”未来,北京经开区将以“驻村第一书记”为重要抓手,持续完善经平人才交流机制、加大引智引才力度、招引乡村产业项目、强化村企联建,进一步挖潜、延伸、拓宽协作领域,推动两区结对协作再上新台阶。

编辑/叶婉

相关阅读
密云区巨各庄镇:第一书记带头为乡村增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6
组织设计商标和产品外包装帮助村民卖菜 这个90后驻村第一书记变身“带货小哥”
西安晚报 2024-03-11
昌平丨昌平区召开第七批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部署会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4-01-09
中医副主任医师“跨界”当起驻村第一书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7-18
这个90后驻村第一书记在村里“搞”事情
中国青年报 2023-03-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