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专栏|城市之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8 11:00

九曲花街俯瞰

◎洁尘(作家)

旧金山,在中国城和意大利区之间,有一条哥伦布大街,这条大街的261号,就是 “垮掉的一代”的大本营,著名的“城市之光”书店。我们在GPS里输入详细地址后,在一声声尽量压抑住的惊讶叫声中,经过了著名的“九曲花街”(Lombard street),一路就找了过去。

在到达“城市之光”之前,先让我按一个暂停,暂停在“九曲花街”上。我实在不能略过这里不表,因为我至少为它“啊”了七八声。

很多人都说,到了旧金山就不敢开车了。到了旧金山,看到那些齐着眼睛扑面而来的街道,就明白了,怎么会有这么陡的街啊?!感觉开到中间就会倒着溜下去。我们的同行人、艺术家何工老师说,前些年他和几个中国艺术家在美国旅行,租了辆面包车,可能是因为车后面的行李太多太重了,在旧金山的上坡街道上开得车头翘起来了,一车子人吓惨了。待车头重回地面后,有个姑娘怎么都不肯上车了。

对于我来说,旧金山街道给我们的震撼更没有缓冲余地,一上来居然就是世界上最弯曲陡峭的街道。九曲花街修建于20世纪20年代,在朗巴街和利文街之间,距离很短,但有40度的斜坡,为防止车子一路冲下去造成交通事故,以花坛为隔断,修了八个急转弯,车子在此盘旋扭动着向下单行。

九曲花街是中国人的叫法,很实事求是。街上花坛遍植花木,加上街道两边的居民每家每户都在门口种了大量的花,一年四季花开不败,远远望去,就像一幅斜挂在城市里的织锦。

据说九曲花街最多的花是玫瑰。我们是晚上经过九曲花街的,在某种突如其来的错愕中,在车灯打出去的光束里,是看到了好多玫瑰。虽说这里限速5英里,但架不住总有违规的人,还有可能遇到个把醉驾,一油门轰上去,加上方向盘没把住,那就可能直接冲进路边人家。住在这个地方,真需要一点勇气啊。

“城市之光”书店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在街面上占了一个“V”字,右边那一划在哥伦布大街上,左边那一划伸展在小巷里。我们是在晚上到访的,无法判断色彩,其实之前看各种照片就知道这座建筑的外墙是粉红色的。入夜了,但离深夜还很有一段时间。书店离打烊也还早。从并不宽敞且顾客不少的书店里出来,我晃到“V”的尖尖上,四下张望。小巷里,几个男人在商量什么。我想他们是准备转场商量下一台到哪儿喝吧。一条小狗不知是路过还是他们自己的。夜里的“城市之光”,冷光和暖光杂糅在一起,有一种被文学加了光晕的味道。

“城市之光”体量不大但布置得满坑满谷,密集的书架和密集的海报和照片,墙面上没有一点空隙,各种故事占满,要仔细观看,得花很长的时间。而这些故事,几乎都跟“垮掉的一代”有关。

书店的创始人是诗人、画家劳伦斯·佛林格提。佛林格提特别喜欢在书店、咖啡馆等公众场合朗读诗歌,1953年,他借用卓别林的电影《城市之光》的片名,在旧金山开办了这家书店。因气味相投,很快,城市之光书店就汇集一批青年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其中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肯尼斯·雷克斯罗思、盖瑞·斯耐德等。这一群人以城市之光为据点经常聚会,进而引发了日后颇有影响力的“避世运动”。

这个运动的主题是提倡与传统社会决裂和个人解放。避世运动至60年代开始转化为大规模的嬉皮运动,希望通过酒精、药物、摇滚、性、东方神秘主义等来解放心灵、追求自我。在这个开端及转化过程中,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成为了代表作品。这部小说描述了两个青年人在美国东西海岸之间游荡晃悠的种种故事,也因此成为“避世者”们的生活写真。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相比“避世运动”,另一个称谓更为熟悉,“垮掉的一代”。此说出自凯鲁亚克的另一部作品的标题,剧本《垮掉的一代》,这部剧作从气质到风格都与《在路上》联系紧密且相互照应。另外,金斯堡的叙事诗《嚎》的出版,与凯鲁亚克形成“垮掉的一代”的双峰态势。

守据在城市之光的这一批诗人作家,经常在爵士乐的配乐中对着读者们朗诵他们的作品。后来,佛林提格开始介入出版,专门出版非主流的边缘化色彩的作品,并让“城市之光”成为了全美首家平装书专卖店。对于“垮掉派”作家来说,“城市之光”也就成为他们最为重要的发表场所和发表渠道。迄今为止,书店里还设有他们作品的专区。

1988年,旧金山市政府以曾经在旧金山居留的十二位杰出作家和艺术家的名字,为市区内的一些街道重新命名,其中有佛林提格街、杰克·伦敦街、马克·吐温街、杰克·凯鲁亚克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紧挨着“城市之光”的凯鲁亚克街。

2024.4.26

供图/雨驿

相关阅读
专栏|城市之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8
视界 | 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举行迎春花市
新华社 2024-02-05
北京蝉联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第三、科研城市全球第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3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榜单出炉,北京连续五年居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12
外媒:推特总部大楼“X”标志因涉嫌违反城市法规,已被拆除
环球网 2023-08-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