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大运河广源闸遗址及龙王庙片区全新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8 16:30

10月18日,海淀区广源闸及龙王庙周边更新项目竣工。在大运河广源闸遗址东侧,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全新亮相。设计师在公共空间的地面上精心打造出一条“蜿蜒的长河”,每到夜晚,这条“长河”被点亮,呈现出“河水流动”的景观效果。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城市更新项目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景观,增强了沿河步道的观感体验,为周边居民增添了一处健身休闲、感受运河文化的好去处。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而京杭大运河首闸便是位于海淀区的广源闸。广源闸被称为京城“长河第一闸”,也是长河这条皇家水上御道的重要水闸,因水而聚,因文化而兴。该闸始建于1289年,是郭守敬主持修建的白浮引水工程上的一座重要水闸,不仅有调节河水流量、控制水位高低的作用,而且在闸上铺设木板,又具有桥的功能。在广源闸的东侧,有一座龙王庙。历史上,每逢通惠河因天旱水浅难以通行运粮船时,都有专职官员到广源闸桥畔的龙王庙祭祀水神,提闸放水。

自2020年起,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启动广源闸及龙王庙周边更新项目。历经三年改造提升,于今日(10月18日)竣工开放。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紫竹院街道利用拆违腾退土地,在广源闸东侧打造了一处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步入其中,地面上一条“蜿蜒流动的长河”格外醒目。据中国中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乔慧介绍,施工改造时,提炼运河、长河河道蜿蜒的形态,在地面上用玻璃砖勾勒出长河的形态。依托“河”的流淌与变化串联带动空间的立体化延伸和时空的延展,营造出“曲水流觞”的景观效果。夜幕降临以后,结合LED互动水纹灯,可以模拟出“河水流动”的效果,使光与人互动、光与景互动、形成广场特色夜间景观。

此外,万寿寺龙王庙保护修缮工程也于近期竣工。长河文化遗产——龙王庙是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龙王庙始建于元代,虽然这座庙宇面积不大,却是北京地区龙王信仰的典型实物载体,是长河沿岸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广源闸及龙王庙周边更新项目提升了大运河沿岸绿化景观,使京城水系绿带进一步延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扎实推进、成果丰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3
北京视点 | 紫竹院街道大运河广源闸遗址及龙王庙片区全新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8
武汉:龙王庙公园古建筑成新人打卡胜地
武汉晚报 2023-10-12
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 探寻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3
历史文化保护利用 | 千里运河始于泉 龙泉漱玉景重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