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法治护航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
法治日报 2024-06-09 10:36

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也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周年。为宣传展示我国20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增强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深化非遗保护理念,近段时间以来,各地文旅部门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亮点纷呈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法治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保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次年我国正式加入该公约。我国是《公约》精神的有力维护者和《公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一直以来以实际行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制定多部规章,出台多个重要文件,推动建立非遗传承人队伍,深入推进非遗记录工程,完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截至2023年6月,各地已颁布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省级地方性法规41部,设区的市级地方性法规87部,单行条例81部。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依法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无论是建强队伍、增强传承存续活力,还是精心谋划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无论是搭建平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之美,还是创新传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影响……在相关各方的有力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日渐走进百姓生活,融入人间烟火,成为展现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而且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值得期待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修订已被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纳入立法规划第二类项目。该法的修订无疑会推动我国非遗法律保护体系更加完善。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认同、厚植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在法治的轨道上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答课题。我们相信,在法治的护航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持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在守正创新中融入现代生活,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文/马树娟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影像展、购物节……今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这样办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29
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
光明日报 2024-03-15
扎实推进非遗整体性保护
光明日报 2023-11-22
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
人民日报 2023-07-10
六场讲座 大师云集 国图开启非遗讲座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