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在数字时代
中安在线 2024-06-04 09:45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深刻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强音。一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于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汲取自信力量,亿万中华儿女向着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阔步前行。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内在气质,也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当传统文化遇上数字时代,将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创新文化宣传表达方式,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拓宽宣传面,增强号召力、影响力、感染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更多文化好故事走进千家万户,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让文艺的“百花园”万紫千红。

追溯悠远记忆,解码千年墨韵。赏国风雅韵,悟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与精神标识,既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艺术创新的宝藏。新石器时代“7000岁”的陶人面像、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铜牺尊……中国历史研究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展厅里,一件件华夏瑰宝无声讲述着文明星河的赓续。观众注视着它们,眼中满是对灿烂文明的骄傲。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记录仪”,都是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借助数字、文字、图片等方式,带我们在悠远的历史中,去了解千年文化的意蕴,在穿越时空中感受文化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赓续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利用数字技术,激活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叙事方式,既以更鲜活、更有趣、更生动的表达形式夯实文化根基,赓续文化血脉,又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扬起文化自信风帆。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要反复琢磨、汲取营养,不断思考、提炼、升华,更好地达到以文化人的作用,让中国声音传得更响,中国故事传得更远,中国文化传得更深。

坚持守正创新,守住民族之魂。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展现积极向上、昂扬振奋的精神面貌。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要赓续文化薪火,秉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方能让中华文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坚持在发展和创新中赓续文化血脉,既要坚持数字赋能,创新文化呈现方式,也要以“文化+”的新方式,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展示中国形象,构筑精神家园,增进文明互鉴,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新需求,让文化融入精神血脉、融入日常生活,更好地达到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作用。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也要通过网络视听,以数字赋能方式,促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承、文化传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在数字时代。

文/范半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求是》 2024-04-2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5
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人民日报 2024-03-10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人民日报 2024-02-18
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地生根
人民日报 2024-02-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