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机器人登上戏剧舞台!AI合成台词,捕捉人类表情生成面部表情
上观新闻 2024-05-29 16:13

l_cb20240528190901914051.jpg

40台投影仪打造出全景式投影空间,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国内首部以未来人机共生时代为背景、以机器人为主要角色的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近日亮相上海戏剧学院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旅部重点实验室XR穹顶环幕实验剧场。

作为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理工大学科艺融合项目,《巨物之城》讲述在未来城市中,人类经过脑机接口链接机械器官,终于实现“永生”,并与机器人共生在“巨物之城”,男主角阿泰在这座城市中找寻遗失的关于母亲的记忆与生命的意义。参与《巨物之城》的,既有真人演员,也有机器人演员。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党总支书记方军表示,《巨物之城》并不因为冠以“机器人戏剧”的名义就忽略了戏剧的基本要素,它是一出好看的戏,机器人在行动中成为角色,而不是为机器人而机器人。《巨物之城》原创故事作者兼导演戴炜说,上海是国内机器人产业重镇之一,拥有很强的机器人研发能力,机器人参与演艺,无疑为机器人产业找到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巨物之城》创造性地引入移动双臂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主创团队以“演员录音输入、编程转码输出+AI合成”方式,对语音进行双重处理,实现机器人开口说台词,并调整三个机器人的音色、语调、语速细节。机器人“岚”的面部表情通过“捕捉人体表情和局部调整”的方式生成,“堂吉诃德”表情由UI交互设计。现场放置的电视机,展现仿生机器人“岚”所看到的世界,结合交互影像、实时特效,将观众视角与机器人视角并行。非镜框式环幕舞台的设计,使观众能够在场内任意走动,自行寻找最佳观看视角。

戴炜表示,《巨物之城》演员与机器人的磨合、机器人控制与多媒体系统的匹配、剧场运作与机器人表演和真人表演的同步匹配、甚至音轨信号的同步都是充满细节、复杂的创作难题。剧组并不想用机器人来替代演员去“饰演”某个“角色”,所有的机器人在剧中表现的其实都是他们自己。

“与其说我们让机器人演出角色,不如说我们在呈现关于未来人类与机器人生活的真实预演,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剧作更像一种科幻现实主义。”戴炜强调,《巨物之城》描绘的故事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去的改版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挖掘这个主题,并加入新的机器人种类,以进一步扩展人机共存的世界观与故事。”

2023年11月,《巨物之城》在长三角文博会揭开面纱,2024年初完成内部试演,即日起到6月2日演出结束后,有望出现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文/上观新闻记者 诸葛漪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艺术展厅看老电影,这场珍藏展为公众揭开电影史上值得被铭记的“她”
上观新闻 2024-06-13
豆瓣高分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走上舞台,大IP改编瞄准“新人”
上观新闻 2024-06-11
《恋与深空》联动《楚辞》 外国玩家:这就是推广中国文化的方式,太棒了!
上观新闻 2024-06-09
胡歌唐嫣双入围白玉兰奖最佳男女主,《繁花》能否成为上海电视节最大赢家?
上观新闻 2024-05-30
《全职高手》《诡秘之主》亮相日本国际动漫展,中国IP全球吸粉
上观新闻 2024-05-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