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023年第一季度“首都最美家庭”榜单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4 10:44

日前,由北京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和市妇联共同主办的“激扬家国情 奋斗新征程——2023年寻找‘首都最美家庭’活动”第一季度榜单发布。传承红色基因的陈东家庭、助力社区建设的侨商王琳达家庭、孝老爱亲的刘子龙家庭、科学教子的宋德臣家庭等75户家庭上榜。

陈东、刘金平家庭三代“空军人”。刘金平父亲刘善本是中国空军奠基人之一,也是“开国大典”空中分队的领队机长,曾任第一航空学校校长。在父亲的影响下刘金平入伍从军。刘金平的妻子陈东近年撰写了传记《蓝天传奇》、回忆录《一生与一家》,参加并完成了新四军研究会《英雄百年》(2022年)的编写任务。儿子刘笑鹏在密山东北老航校研究会任职,参加老航校后代纪念建校70周年活动。他们一家三口都是共产党员,陈东荣获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红色革命精神铭刻在每一代人心上。

侨商王琳达30多年前携家人从香港回到内地,完成了怡海花园小区开发并落户扎根于此,践行“义以生利、利以平民”的理念,在30余年间深耕社区建设和治理,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宜居小区”。她在社区内成立社区老年大学,还和女儿每年组织孩子们参与社区“5.15国际家庭日”活动、“大手拉小手”垃圾分类等公益活动,为老人和孩子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成长环境。2012年,王琳达成立了“北京怡海公益基金会”,女儿王乐茵接力在社区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教育体系,儿子辛迪灏捐赠资金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举办社区内学校科技节、奖励获奖学生。全家人热心公益,疫情期间和河南受灾后,王琳达家庭也多次捐款捐物。

刘子龙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为更好地照顾患病的父母,刘子龙辞去工作,今年年初父亲去世后,他更加悉心地照顾母亲。每天早上服侍母亲起床、吃早餐,还会带母亲出去散心,并且尽量顺从母亲意愿不惹她生气。同时,刘子龙还要照顾因脑梗瘫痪的妻子,帮助洗漱、吃饭,做好身体按摩等,在卧床期间妻子从来没生过褥疮。为了让妻子和母亲尽可能多地摄入营养,刘子龙在饮食上花费了不少心思,注重营养配餐。在刘子龙的影响下,女儿从小就很懂事,下班后和父亲一起照顾母亲和奶奶,工作中多次获得单位“优秀员工”称号。全家用爱撑起一片天,成为引领村民孝老爱亲的典范。

宋德臣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北京冬奥会期间,他作为奥运保障办公室医疗组组长,带领医疗组为国家队运动员及教练员提供全天24小时的医疗保障服务。爱人赵树云从事证券工作,多次获得优秀员工奖。夫妻二人十分注重培养女儿宋沐恩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习惯,阅读的书籍涉猎广泛。女儿不仅能独立洗衣做饭、炒简单的菜品,在舞蹈、钢琴、扬琴、长笛、绘画、主持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培养,让孩子阳光开朗、热情大方、活泼上进地成长。

据悉,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2023年寻找“首都最美家庭”活动以“激扬家国情 奋斗新征程”为主题,重点选树爱党爱国、绿色环保、科学教子、廉洁齐家、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家庭典型,弘扬新时代家庭观,营造和谐和睦、向上向善的家风文化,以“小家”的文明共筑“大家”的和谐。

活动将继续以“月寻季推年选”的方式,常态化、滚动式开展。每季度发布最美家庭季度榜单,年底揭晓命名300户年度“首都最美家庭”和“十大首都最美家庭”,并通过电视台专栏、事迹宣讲、媒体张榜等形式,宣传展示最美家庭故事,持续打造最美家庭榜样,以最美家风弘扬时代新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2023年“首都最美家庭”揭晓 全市首都最美家庭总数已达2900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4
2023年第三季度“首都最美家庭”榜单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7
2023年第二季度“首都最美家庭”榜单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8
顺义仁和镇临河村村民薛胜华荣登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3
国际家庭日 首都最美家庭展风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