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麋鹿苑首次通过人工智能监测到白尾海雕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3-02-08 07:50

近日,北京麋鹿苑首次以人工智能的方式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这也是自北京麋鹿苑建立智慧鸟类监测系统后首次监测到猛禽类动物。

白尾海雕是一种大型猛禽,主要以捕食鱼类、鸟类及其它中小型哺乳动物为生,栖息范围多见于江河及湖泊附近,一般较少见于城市区域。这只白尾海雕于2022年11月9日首次造访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后,被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生物多样性监测人员发现并记录。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原本预计白尾海雕只是迁徙过境,落脚休息后会很快离去,结果直到80多天后仍未离去。最终被智慧鸟类监测系统“捕捉”并成功识别,创造了多个记录。

监控画面中的白尾海雕

麋鹿苑智慧鸟类监测系统于2022年7月建立并启动,地点位于北京麋鹿苑麋鹿保护区湿地,是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建立的一套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深度学习鸟类识别系统。通过5G网络将高清摄像头采集的高分辨视频信号实时上传至服务器后进行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该系统首次通过5G网络实现人工智能鸟类监测识别运算, 解决了在野外没有网络的条件下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以往此类技术的应用都是在距人工建筑较近的地方开展,但是在真正的野外开展智慧监测时,建立有线网络会破坏动物栖息地。

目前,北京麋鹿苑初步建立一个智慧监测点位,与传统的人工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不同的是,人工智能监测可全天候运行,极大的提高了监测效率,与人工调查形成互补。目前除了监测鸟类外,该系统还可成功的识别出麋鹿、河麂等其它动物。预计未来在增加监测点位覆盖度后,可逐步实现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人工智能监测。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青海开展猛禽白尾海雕、高山兀鹫的迁徙调查
中国新闻网 2024-05-11
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增至612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3月以来北京监测到迁徙候鸟220余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22
珍稀猛禽白尾海雕再次造访,平谷将制定明星物种栖息地保护计划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10
北京正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