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前三季度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万亿元,三地均实现同比增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7 14:48

北京市统计局1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万亿元,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别为29926.3亿元、11896.1亿元和3059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0.8%、1.0%和3.7%,与上半年相比,分别提高0.1个、0.6个和0.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出,京津冀区域经济持续恢复,协同联动日益增强。

从工业生产来看,京津冀三地工业逐步复苏,高端产业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北京受上年疫苗生产高基数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5%,其中3季度降幅较二季度收窄10.2个百分点。如剔除疫苗生产影响,北京前三季度工业增长3.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北京工业增长中发挥了重要带动作用。天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上半年下降转为增长0.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速超20%;河北工业生产稳中有升,增长5.6%,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信息智能、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京津冀三地服务业总体稳定,其中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和河北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和3.1%,高于上半年0.2个和0.3个百分点,天津增长1.3%,对总体经济形成重要支撑。其中,北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金融业合计拉动服务业增长3.1个百分点;天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8%,明显超出服务业平均水平;河北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8%,金融业增长6.6%。

京津冀三地消费市场正逐步恢复。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万亿元。其中,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19.5亿元,下降4.5%,3季度止跌回升,增长1.1%;天津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9.3亿元,下降3.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3个百分点;河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01.4亿元,增长4.5%,比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三地新能源汽车表现突出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等政策显效发力,京津冀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11.4%、1.2倍和1.7倍。

京津冀三地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前三季度,京津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8597元、38935元和22783元,同比分别增长3.7%、3.6%和5.3%。三地稳岗拓岗政策落地落实,就业形势保持稳定,6月份以来北京月度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4个月回落;天津新增城镇就业29.9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85.4%;河北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完成计划目标的93%。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钦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京津冀十年累计新增就业超1500万人
新华社 2024-02-19
半两财经|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0.4万亿元 10年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0.4万亿元 为2013年的1.9倍
中国证券网 2024-02-18
工信部:1—10月份京津冀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3971亿元,同比增长17.5%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5
北京昌平区经济运行持续向上向好 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1.9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