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餐饮助理陈涵潇,成了“最受欢迎”的志愿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17 10:40

延庆赛区阪泉综合服务中心有一个志愿服务岗位叫做餐饮助理,它是“最孤独”的岗位,北京冬奥会期间有三个志愿者在此服务,冬残奥会期间只保留1人;它也是“最受欢迎”的岗位,各个领域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离不开它。从1月24日开始上岗,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的餐饮助理陈涵潇连续服务了近40天,“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大家分餐,所以每天都必须上岗出勤。”陈涵潇说。

陈涵潇每天都要进行分餐服务

阪泉综合服务中心是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及延庆冬奥村的远端安检和交通枢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这里作为延庆赛区的门户,有大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此工作,如安检、上下车引导、班车服务等。据陈涵潇介绍,他最初填报的岗位是赛事服务领域,但因为工作需要,他和另外两名同学被分配到了餐饮领域。

陈涵潇(右一)和另两位伙伴接受餐饮业务培训

冬奥会期间,阪泉综合服务中心每天大约要保障500人用餐,餐饮公司的三名工作人员有点忙不过来,陈涵潇和同岗位的两位同伴的工作职责是负责维持领餐秩序。当他们看到这样的状况后,主动上前帮忙,协助工作人员刷卡、分发饮料和水果等,三个人工作变成了六个人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慢慢地,陈涵潇他们的工作也增加了协助分餐,每次分餐的时间缩短至20分钟。

陈涵潇(右一)和餐饮志愿伙伴合影

分餐工作听起来容易,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陈涵潇说,他们主要通过微信群接龙的方式来统计志愿者的用餐情况,但最开始因为志愿者是分批到岗,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个群,他们就在志愿者驻地挨屋敲门,确保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入群订餐。同时,他们每天对清真餐食以及其他餐饮需求都认真统计,及时反馈给供餐公司。

餐饮助理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志愿者,还包括了阪泉服务中心闭环内外500余名工作人员。随着工作的推进,陈涵潇也和各个领域的工作人员熟络了起来。“我逐渐了解了大家的生活习惯,比如有的人不喜欢喝饮料,我会给他们换成矿泉水;有的人不喜欢喝汤,我就不给他们配汤,换成饮料。总之,分餐既要尽力满足大家的需求,也要避免浪费。”陈涵潇说。

冬残奥会期间,因为保障人数有所减少,餐饮助理“三剑客”变成了陈涵潇一人“独守”。在不忙的时候,陈涵潇还变身“外卖小哥”,给正忙于工作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送餐上门,这也让他成了阪泉“最受欢迎”的志愿者。阪泉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统计的一份数据显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累计保障志愿者就餐超70000人次,为工作人员提供饮用水及饮料6000余箱。在这份数据里,包含着陈涵潇和伙伴们付出的努力。

感言

“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我虽然没能够参与到一线服务工作中,但能够在‘幕后’服务我也觉得是很大的荣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正是有了我们的工作,才能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各国运动员与观众的到来。在服务的过程中,我清楚地认识到志愿服务的意义,无论你在什么岗位,只要你真心地付出,就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陈涵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杭州亚运会,志愿者的老师是志愿者
中国青年报 2022-05-06
礼宾志愿者陈垚:细微之处见真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4
注册志愿者杨刚:当好团队主心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3
志愿者张一林,跟代表团成员成了好朋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3
餐饮助理温鑫怡,全力把好饮食安全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