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冰冻鹅肠加甲醛冒充新鲜鹅肠卖给火锅店 涉案金额500万余元 2名嫌疑人被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4 18:50

据四川西昌市公安局11月14日消息,近日,西昌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黑心商贩加甲醛制“毒鹅肠”卖给火锅店,涉案金额高达500万余元,抓获嫌疑人2名,捣毁黑窝点1处,冻库1个。

2023年2月,西昌市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在对市区内冷链食品进行安全大检查时,发现杜某等人专门配送鹅肠等水发制品,但不具备相关经营资质,经西昌市公安局综合研判,杜某等人从外地批量进货可能性极大,结合鲜鹅肠存储过程中易变质的特点,存在违法添加甲醛等非食用物质的风险。

经西昌市公安局和凉山州食品药品检测所检测确证,涉案样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甲醛。

西昌市公安局迅速立案侦查。经查,2020年以来,杜某等人为获取非法利益,从外地某批发市场进购冰冻鹅肠至西昌,利用冰冻鹅肠冒充新鲜鹅肠,为使解冻清理好的冰冻鹅肠外观与新鲜鹅肠相似,杜某等人向解冻清理好的鹅肠中注入甲醛、“红曲红”和“日落红”混合液上色保鲜后,冒充鲜鹅肠销售给西昌市多家火锅店。

在各部门的协助下,西昌公安最终成功抓获嫌疑人2名,捣毁黑窝点1处、冻库1个,查获冰冻鹅肠1500余斤,扣押涉案车辆1台。该案总涉案金额高达500万余元,目前,已对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该案件成功入选公安部七局“运用食药环检测技术手段发线索打击犯罪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警方表示,本次“毒”鹅肠案中,用甲醛浸泡“冷冻鹅肠”冒充“新鲜鹅肠”,利用了甲醛与蛋白质中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原理,既能使解冻后鹅肠显得挺括,接近新鲜鹅肠的脆爽口感,又可达到防腐保鲜、延长货期的作用。甲醛因危害人体健康,卫生部已将甲醛列入《食品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甲醛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而红曲红是一种由红曲霉菌发酵而成的天然食用色素,过量食用会引起恶心和呕吐、头痛和头晕、腹胀、胃痛、肝脏损伤等。

警方提醒,如果在某家店发现食材有问题,应提高警惕,及时向公安机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12331热线投诉举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朱葳
校对/房霞

相关阅读
火锅店加工回收油再端上桌 涉案200余万被四川内江警方查获
封面新闻 2021-11-16
用甲醛浸泡牛肚牛百叶 杭州警方摧毁7个非法加工团伙
中国新闻网 2021-04-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