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筹办《新生》杂志,鲁迅开始“从文”
天天精彩
2024-11-23
+ 关注

《域外小说集》封面

◎萧振鸣(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

1906年3月,鲁迅从仙台医专肄业,到东京学习德语。鲁迅在东京生活时博览群书,买书是他最大的开销。神田一带的旧书铺、银座的丸善书店是他常光顾的地方。由于读书爱好面很广,常常逛完书店即钱袋空空,说:“又穷落了!”

有一次他从东京到仙台,买完车票后只剩银币两角和铜板两枚了,因为学费马上会由公使馆寄达学校,他就大胆买了两角钱的香烟上了车。车到某站后上来一大堆人,座位没有了,鲁迅见一位老妇人上车便起身让座。妇人很感激,开始聊天,并送给他一大包咸煎饼。他大嚼一通,觉得口渴了,到了下一站,便唤买茶,但忘记囊中已羞涩,只好对卖茶人支吾了一声不买了。好心的老妇人以为他没来得及买,到了第二站就急忙为他代为唤茶,鲁迅只好推说不要了。于是老妇人买了一壶送他,鲁迅口渴,一饮而尽了。

在东京,鲁迅开始做文章,却屡遭退稿。自己认为写得不错,就寄到上海商务印书馆投稿,然后等待发表,可等来的却是原封不动的退稿。鲁迅并不灰心,继续写文章投给商务印书馆,但不久又退了回来,而且附了字条,说这样的稿子不要再寄去了,这使鲁迅感到失望。但他仍不灰心,还是写文章寄去。后来鲁迅翻译的几本书陆续出版了,回国以后又到北京工作,商务印书馆也要出他的著作了。鲁迅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作家,可见,坚持不懈是他的性格,也是成功路上必须要有的一种精神。

1907年夏,鲁迅在东京决定筹办《新生》杂志,目的是“转移性情,改造社会”。杂志的名字《新生》意即“新的生命”。当时在日本还没有由学生办文学性刊物的,留学的学生只重法政和理工,文学性刊物不被重视,甚至许多人都以为这名字是新入学的学生之意。

《新生》插图

鲁迅的创意是一个创举。最初参与创办《新生》的有鲁迅、周作人、许寿裳和袁文薮等人。鲁迅为办这个杂志付出了很多心血,专门印了许多稿纸,第一期的插图也由鲁迅选好,是英国十九世纪画家瓦支的油画《希望》,画中一个诗人蒙着眼睛,手里抱着一把竖琴,跪在地球上面。鲁迅后来在《〈呐喊〉自序》说:“出版期快到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任文稿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许寿裳曾回忆,“这三个人乃是鲁迅及周作人和我。这杂志的名称,最初拟用‘赫戏’或‘上征’,都采取《离骚》的词句,但觉得不容易使人懂,才决定用‘新生’这二字,取新的生命的意思。然而有人就在背地取笑了,说这会是新进学的秀才呢。我还记得杂志的封面及文中插图等等,均已经安排好好的,可惜没有用。”这个“逃走了资本”的人就是袁文薮,一开始鲁迅非常看重他,他们在东京谈得很好,袁要去英国,说好一定寄来出版的费用和稿子,但他一去就音讯全无了。这个杂志最终没有办成,但他们所作的文章或译文后来多在《河南》杂志或结集的《域外小说集》中发表了。供图/萧振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