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全力打造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2024-10-27 10:50

近年来,丰台区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依托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等优势医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脑科学和脑机接口等前沿创新和成果转化,全力打造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加快培育壮大智能医工产业。

10月24日,记者探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作为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的核心区域,展示着众多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在展示区内,脑机AI鼠标、脑机接口正念冥想、脑机接口专注力训练系统等非植入式可穿戴设备映入眼帘,展示了智能医工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

在展示区的一角,一位头戴脑电信息采集帽,穿戴着机械手外骨骼,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是孙鑫(化名)因为脑出血,一度徘徊在死亡边缘,经过救治,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却留下了右侧肢体偏瘫的后遗症。借助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孙鑫的康复之路有了助推器。“大约3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患者的运动神经环路损伤后,常规的康复手段只能恢复部分功能,而脑机接口技术能跨越患者自身受损的神经,实现功能替代。”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主任医师杨艺介绍,通过脑电信号指令,患者可以“指挥”机械手臂运动。大脑在控制外部设备的同时,手部的动作也会反馈至大脑神经,形成闭环,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经过近一年的训练,孙鑫的右手功能已基本恢复,如今他已重回工作岗位,担任软件工程师。

除了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外,天坛医院还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等机构合作,开展侵入式智能脑机系统的临床研究。“通过高密度、柔性的电极,‘北脑一号’可以与脑组织共形接触,高精度采集脑电信号。”芯智达业务发展总监李园介绍,目前,该技术已经与天坛医院深度合作,布局了6项临床研究。而“北脑二号”则采用了无线全植入的高通道、高性能脑机接口系统,已经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取得了关键指标国际领先的成果。未来,“无线版”的脑机系统有望走进临床,为脊髓损伤、脑卒中、渐冻症等运动、语言失能患者带来功能重建的希望。

作为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深度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脑机接口已经成为未来神经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两枚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处理器植入高位截瘫患者的颅骨中,可以实现脑机接口通信;患者用“想象力”控制屏幕上的光标,即可书写汉字,实现静默通讯;脑-脊髓接口的研发,帮助慢性四肢瘫痪患者自然控制腿部站立、行走,促进神经修复……杨艺介绍,在北京天坛医院,脑机接口的多种技术路线研发正同步推进,未来将造福广大患者。

丰台区在推动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丰台区已经梳理出80余项高价值成果项目,正在推进概念验证和技术孵化工作。同时,丰台区正在积极支持天坛医院就近布局建设脑健康中心、核磁影像技术创新中心、计算医学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放大天坛医院的科技创新和临床服务效能。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方向,已落地北卓医疗、华科恒生等企业;在手术机器人方向,孵化了航天新长征、维卓致远等企业;在AI诊疗方向,培育出锐视康、掌引医疗等优质企业,并吸引了独角兽企业圆心科技等入驻。此外,丰台区还在与美敦力、GE医疗、西门子医疗、瑞士创新园等全球知名机构形成深度合作。

此外,丰台区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和科研实力。全区拥有天坛医院、佑安医院等8家三甲医院和15家三级医院,1家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神经、脑科学等14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这些机构集聚了一批院士专家和“科技新星”,为丰台区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目前,全区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约500亿元,上市企业4家、规上企业160家、医药健康初创企业200多家。

据悉,为进一步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丰台区不仅提供了高品质的产业空间,还强化了功能区布局。同时,通过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区街村三级联动,构建起精准有效的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区院协调、院企联动”的成果转化和硬科技企业培育新模式,打造良好产业创新生态,一大批智能医工项目和企业正在加速涌入。

“未来,丰台区将聚焦脑科学和脑机接口、数字医学等细分赛道,携手首医大、天坛医院等高水平科研创新和临床机构,加快建设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推动成果转化、加速企业培育、构建创新生态,在全市率先探索构建以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为核心、‘从临床到临床’的未来产业集群培育新机制、新模式,为北京科创中心建设和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丰台力量。”丰台区科信局副局长罗虎表示。

编辑/叶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