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成都“无声”面包店:为了梦想 开启另一种人生
华西都市报 2024-08-02 14:37

7月30日下午2点,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街道交桂巷,行人熙来攘往,临街一排餐饮门店十分闹热,唯有一家面包店很安静。

这家面包店,一共有3位店员,他们都不是成都本地人,生活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靠着手语与顾客沟通。

半年前,38岁的汪武带着二妹从老家安徽利辛县来到成都开起了这家店。因员工都是聋哑人,这家“无声”的面包店颇受关注。今年2月以来,汪武接受过好几家媒体的采访,但他从未讲过这家面包店背后的故事。

7月30日下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见到了汪武。他蓄着平头,一身休闲装,外表很阳光。坐下后,汪武在手机上打下一行字:“不好意思,店里有些热。”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汪武和记者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走南闯北21年 从打工人到面包店老板

汪武与二妹先天聋哑,听不到声音,不会说话。去年十月,汪武在陕西延安打工时,跟一位师傅学会了做面包,带着多年务工积攒的一些钱,他与二妹来到成都创业。

“成都好,景色好美食多,所以我选择这里。”记者注意到,汪武打字用的是五笔输入法,因较少使用语气词,所有的回复都显得有些生硬。

汪武经营的这家面包店总共65平方米,请了2名兼职员工。店门口贴了一张单子,上有温馨提示:“店内人员均为聋哑人,请扫码点单,或者打字沟通。”

这是汪武第一次创业开店。从打工人到老板,他用了21年时间。

近年来,无声者求学或技能培训,已能通过特殊学校得以解决,但就业依旧是难题,找工作难,能持续长久地工作更难,汪武就是这样。2003年毕业后,他本想应聘老家一家餐饮店做厨师,但老板不愿意招聋哑人,他只得外出打工。21年来,汪武辗转福建、陕西等地的20多座城市,送过快递、当过保洁员,也做过服务员。

生意不太稳定 多学一门手艺多一条路

下午4时许,上门的顾客多了起来,汪武和员工开始制作新一批面包。“无声”面包店卖得最好的,是一种烟囱形状的面包。用机器和好的面经过40分钟发酵,再手工擀成细条,缠绕木质圆柱体数十圈后送进烤箱。烤好的空心“烟囱面包”内层可以涂抹多种口味的果酱,甚至还可以加入冰淇凌,这种新式面包受到不少顾客喜爱。

记者注意到,进店的顾客超过一半都是新客,因为点单时,他们总是先开口询问,得不到回应时才注意到门口贴的那张单子,然后掏出手机扫码点单。在“无声”面包店里,迎来送往的都是一张张笑脸,在点单过程中,没有因为些许的沟通障碍产生不愉快。

前段时间,汪武都不在店里,他去了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拜师学艺,学习当地已传承了四代的手艺——凉糕。汪武想把学来的手艺教给妹妹,适当的时候再开一家凉糕冰粉店。

汪武坦言,面包店生意并不好做,开业至今平均每天能卖出100个“烟囱面包”,一开始生意挺火爆,但最近一段时间略显萧条。门店租金每月13000元,算上原料成本和员工工资,赚得并不多。“压力很大,再坚持一段时间,如果实在不行,可能会考虑转行。”汪武在手机上默默打下一行字。

为梦想而坚持 希望帮助更多无声者

汪武不善表达,但内心情感比较丰富。开业以来,店里总共招聘过6位员工,均是聋哑人。他说,想尽自己绵薄之力帮助更多无声者。

在汪武看来,小小的面包店不仅维持生计,更承载了他的梦想与希望。“有没有让你难忘的故事?”对于这个问题,汪武迟疑一会儿后简单回复:“不好意思,我说不出来。”随即他把目光转向了店员黄李峰。

21岁的黄李峰是店里最年轻的员工。两个月前他从老家甘肃陇南坐火车到成都,来到汪武店里兼职。因为勤快、踏实,黄李峰给汪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店工作不久,黄李峰收到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录取通知书,8月底将离开面包店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汪武投向黄李峰的眼神里透露着欣慰与不舍。

谈及未来,汪武并没有太长远的打算,“面包店是我开的第一家店,也开启了我新的人生,不放弃,要坚持,提高品质和服务,让更多的顾客关注‘无声’面包店。”

面对同样的问题,黄李峰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在对话框输入了一段话:即将告别面包店,我要继续追梦,成为一名美术设计师。

文/邹阿江 柳嘉慧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