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空间计算成为趋势 VR、AR设备“邀”AI赋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8 19:00

苹果头显设备在中国发售后市场反馈如何?搭配了AI技术的Meta智能眼镜有怎样的表现?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设备将向怎样的方向进化?

MR头显设备沉浸感拉满 “笨重”身材是顽疾

刚刚落下帷幕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空间计算自然成为观众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从轻量版的AR眼镜,到沉浸感更强的MR头显设备,参展企业纷纷带着重磅产品亮相,为参观者带来全能空间计算终端的沉浸式新体验。

在美发售近5个月后,今年6月底,苹果Vision Pro国行版正式上市,引发了市场对AR、VR以及MR等虚拟现实的又一波热度。

据媒体报道,国内用户对国行版Vision Pro的评价好坏参半。有人被其沉浸式空间和内容体验惊艳,一度沉迷其中,也有人则觉得真正优质的内容并不多,产品太重,长时间佩戴觉得“脖子疼、眼睛难受”。与国内市面上现有的VR头显设备对比,其他产品需手柄操控,Vision Pro则可用眼睛控制光标,沉浸感也更强。但也因此须外带续航电池,产品整体更重。

值得关注的是,上个月,苹果在WWDC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面向iPhone、iPad 和Mac的智能化系统“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 )。并且,海外媒体透露,苹果计划将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引入 Vision Pro 头显设备,这意味着Vision Pro将被赋予新的能力:深度融入AI,这无疑是一剂引领未来科技潮流的强心针。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2024年年初Vision Pro的发售,对整个XR(AR、VR、MR等多种技术的统称)市场起到一定带动作用,但各路厂商需要时间完善硬件与内容生态。据预测,2024年全球头显设备出货量较去年将有小幅上涨,预计超过810万台。

AR眼镜搭载AI大模型 实用才是“硬道理”

相较于体型稍显笨重的头显设备,轻巧且“隐身”于日常生活的AI眼镜脱颖而出。

AI大模型风靡的2023年,可穿戴设备成为新的应用场景。从产品形态看,真无线耳机、智能手表、AR智能眼镜成为搭载AI技术的三大主流终端。仅在2023年,AI可穿戴设备就同比增长了1.7%。IDC数据表示,2024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有望达到5.597亿部,同比增长10.5%。其中增长最快的要数智能眼镜,在2023年出货量增长128.2%,而智能戒指、智能手表同比增长分别为34%和8.7%。

2023年热销的可穿戴设备中,Meta和雷朋联合出品的智能眼镜Ray-Ban Meta一定有一席之地。雷朋推出的智能眼镜第一代产品于2021年9月发布,至2023年2月,仅售出了约 30万副。到了2023年9月,Meta加盟后为产品注入了AI大模型的驱动力,仅2023年第四季度,新款智能眼镜的销量就超过了一代眼镜全生命周期的出货量,发售不到六个月销量就突破百万副。要知道,2023年,全球AR眼镜的销量是50万台左右,而Apple Vision Pro在2024年的预期销量为50万台。Ray-Ban Meta的销量证明了AI智能眼镜的需求。

从功能上看,这款智能眼镜可以做到实时翻译、回答用户提问。摄像头及音频输入、出口的存在,还让眼镜变得“能听会看”。

近日,另外一家智能眼镜厂商Solos也更新了产品功能,发布了将集成GPT-4o大模型的AirGo Vision智能眼镜,并表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售,与 Meta Ray-Ban 智能眼镜竞争。据介绍,用户可以使用 GPT-4o AI 模型的能力识别相机所看到的物体,令其回答有关该物体的问题。

从基础功能上看,AirGo Vision与Ray-Ban Meta基本类似,都具备蓝牙耳机、智能拍摄、实时翻译等功能。但在AI能力上,AirGo Vision通过与大模型厂商合作的方式,集成了ChatGPT-4o以及其他知名大模型,用户可以借助语音命令来回答任何疑问或实时输入,例如阅读外语广告牌、获取城市路线帮助等。

分析认为,Meta的智能眼镜拿下用户的真正杀手锏是实用的“智拍”功能,即可以随时拍下第一视角的照片或视频。无论谁将成为AI智能眼镜赛道的王者,AI智能硬件或者更细化的AI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评价体系逐渐清晰,用户可能并不需要没见过的新形态产品,真正的刚需仍然要回到“实用性”上。

国内VR产业有待升级

除了VR头显设备、AR眼镜之外,还有一些新的XR设备形态不断诞生。例如国内的AR眼镜品牌XREAL推出的一款空间计算终端XREAL Beam Pro,定义了分体式AR眼镜。

该产品由一部AR眼镜和一部形态类似“智能手机”的终端组成。但它并不是一部手机,更像一部“算力盒子”,当使用者佩戴好眼镜,就可以拿起终端用类似激光笔的方式进行操作,将“手机”内所有的安卓App放进3D空间里面使用。如果用终端连接蓝牙鼠标、键盘,你就拥有了虚拟的巨大屏幕,拥有不一样的办公体验。

总体来看,国内VR产业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同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全球最为活跃的VR代表相比,仍然处于早期,在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有待升级。为加快国内VR产业的成熟,还需行业各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同全球产业玩家进一步攻克硬件设备挑战,为内容生态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

全彩透视加持 MR趋势明晰

现阶段,AR与VR设备都又一个共同走向,那就是MR。MR是一种介于AR与VR的技术,VR是完全的虚拟,AR是与现实为主,虚拟为辅,MR是虚拟的事物可以与现实进行一个互动。

Meta的头显设备Quest 3打开了MR的大门,Vision Pro的发布开启了MR时代。透视技术是MR的核心。其中,AR眼镜多采用OST方案(光学透视方案),即让物理世界以光学透视的方式进入人眼,并通过设备上的光机叠加数字信息,从而实现增强现实的效果。而VST(视频透视技术)则更适合当前主流的VR产品形态。VST技术,即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融合,使用户能够同时看到现实场景和虚拟信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AR(增强现实)和MR(混合现实)设备中,通过摄像头捕捉现实世界的图像,并与虚拟信息叠加,从而提供一种增强或混合的现实体验。

艾瑞咨询相关报告显示,自2022年起,业内已有玩家开始在VR中引入透视功能,Vision Pro对VST的采用,将引导更多厂商对VR设备配置透视功能。VR注重用户的沉浸感,因此传统设备强调与真实世界的完全脱离;但若期望VR设备可以完全融入用户日常工作生活,同真实世界的正常交流不可避免。

目前,VST已历经黑白透视、单目彩色方案迈入全彩透视阶段,全彩透视功能的实现促进虚拟现实体验向虚实融合迈进,用户可在虚拟环境中同现实世界产生交互。短期内彩色透视技术的普及应用仍然受限于多种因素,特别是来自算力资源、算法精度、技术成本等方面的压力,有待行业玩家,特别是头部企业持续实践推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斯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