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网络黑嘴
经济日报 2024-06-27 10:00

近期某企业称遭遇网络“黑公关”手段,受到网友广泛关注。如今,网络不仅是网友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平台,也逐渐成为企业宣传、品牌建设的阵地。而那些靠“收割”流量来获取利益的网络“黑嘴”“黑公关”自然不会放过自带“流量密码”的企业、品牌,通过传播涉企虚假信息和谣言,挑动对立情绪,进而影响舆论、误导公众。

企业苦网络“黑嘴”久矣。这些网络“黑嘴”或散布谣言信息,恶意诋毁企业形象;或歪曲解读涉企公开信息,牟取非法利益;或蹭炒涉企热点,抹黑攻击企业;甚至以合作之名行“敲诈”之实。有企业爆料称,公司每年要维护与上百家自媒体的关系,大部分年合作金额从几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不交钱就可能被“黑”。这些行为侵害了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品牌形象和企业声誉,挫伤了企业发展信心,破坏了市场秩序。

财经讯息、市场走向关乎企业发展,同样关系百姓“钱包”。倘若“黑嘴”利用财经、企业热点炒作虚假的投资兴业信息,不明真相的网友在听信了这些“小道消息”之后很可能掉进“陷阱”,导致自身利益受损。因此,绝不能让网络“黑嘴”逍遥法外,治理网络“黑公关”势在必行。

针对涉企网络“黑嘴”,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021年,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封禁关停一批充当“黑嘴”、敲诈勒索、社会反映强烈的“自媒体”账号;去年年底,国家网信办曝光一批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的典型案例;近日,“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政策逻辑一以贯之,就是要通过“靶向”发力、专项治理,集中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着力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网络环境。

从目前来看,网络“黑嘴”难以根治,还在于违法成本低。一些“黑公关”在换了“马甲”之后,又开始继续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中伤企业品牌形象。因此,要以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持续打击非法自媒体和虚假信息,并对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切断“黑嘴”“黑流量”变现的利益链条。平台要强化发布规范等重点环节的管理责任,严格要求自媒体账号、MCN机构不得发布虚假涉企信息。此外,企业在面对侵权信息时,也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主动澄清事实,避免陷入负面舆论漩涡。

文/臧梦雅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