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的小学家庭作业怎么留?费娃还是费家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08:10

编者按:在不同国家,学校布置的作业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涯始终,它们或灵活多变,或古板教条。与东方教育观念不同的是,不少国家的孩子们的家庭作业不再局限于练习题,还增加了许多课外实践活动。那么,外国小朋友们的作业都有哪些呢?家庭作业的数量会引发争议吗?在那些不推崇“书面作业”的国家,又如何保证孩子们课后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呢?

瑞典:略显“佛系”的家庭作业适合所有人吗?

瑞典学生除了寒暑假外,还有为期一周的春假、秋假。不用上学的孩子,配上更加忙碌的家长,在任何时代的任何地方都是费爹又费妈的。一周的时间呢,学校总归多留点作业吧。可我显然是想多了。那还能叫假期吗,假期不是留给作业的。

假期没有作业?但有别的“任务”

要说有没有别的形式的家庭作业呢?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有,那就是——把孩子赶出门。放假干吗去呢,春假又叫运动假,每年2月,春寒料峭,冬雪正覆盖大地, 湖泊的冰已经非常厚实。各项雪上、冰上运动就此展开。各式滑雪、溜冰、班迪球、冰球、壶球……全瑞典都在想各种办法让孩子们参与到各类体育运动中。即使不运动,户外打打雪仗、堆堆雪人也行,也要把孩子赶出门。

湿漉漉的秋假就没有那么好玩了,北极圈附近的日照越来越短,气温变低,实在找不到太多赶孩子们出门的理由。不过,秋假又叫阅读假,顾名思义,也就是要鼓励孩子们多多阅读。这样的假期,抱上几本平日里来不及读的好书,在山林间遥远的小木屋里,秋叶环绕,燃一处篝火,埋头享受书本的世界。有风吹过的声音,还有偶尔拜访你的小鹿。想想都是美妙至极。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只会抱怨,这地方网络信号好差啊。

布置作业通常以周为单位 重点在教会孩子截止日前完成任务

假期没有正儿八经的家庭作业,那就说说平时的家庭作业吧。

瑞典小学从一年级开始有作业,一张A4纸上,上面有几个各式形状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把没有角的形状涂上蓝色,或者一张A4纸上,一个大大的字母C,把C涂成你喜欢的颜色等等。

这就是我家孩子一年级的作业,还是一周的作业量,小朋友在一周内完成这个作业且要在截止日期前交上去。在这个阶段,布置作业的目的,重点不在知识,更多的是教会孩子“认领任务,并在截止日前完成、提交它”。

在这我听说过一个华人朋友的段子:孩子把学校布置的作业很快就做完了,大人翻翻练习册后面还有很多题,就让孩子继续做,一不小心就把整本练习册都做完了。不过,不久之后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这位爸爸正好逮住个机会,大大地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少得可怜,孩子根本不够做嘛。老师隔着电话苦口婆心一顿劝告后又加以警告,学习是孩子在学校的事情,放学了就请您放过孩子吧。

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多少会多一点点,作业的形式也会变化 。但是瑞典的作业通常都以周为单位,譬如周三布置下的作业,下周二就是截止日,周三再布置新的作业。

数学作业是应用题 语文作业是自由阅读

我大女儿四年级了,四年级学生每周必有的是一些数学练习题,大多是应用题。英语一般是老师给20个左右的单词,一周内反复阅读、训练和运用。语文的重点则在阅读,每周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来自由展开阅读,把读到的东西整理出来,并口头复述。

我耐着性子尽量不去过问她的作业。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应该不需要别人追在后面提醒了吧。可还是有那么两次,突然问起“你作业都做完了吗?”“哎呀还没写呢。”她随后会一阵风似地把那么点作业做完。

我对办公室新来的刚毕业的年轻人们通常都尤为关注,逮住机会就好奇地问这问那。我的动机其实很单纯,只是要看看在这个放松的“佛系”的教育土壤上生长的孩子究竟怎么样、靠不靠谱,这样会让我对瑞典教育更有点信心。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优秀的孩子并不是我以为的所有学科都杰出的孩子,但他们通常都个性突出、自信、好相处、有趣有梦。

和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相比,瑞典的父母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你本来就很好。”如果有人对你说这句话,是不是也叫你感到温暖和力量。家长的焦虑和作业的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家长有一万个焦虑的理由。在管束与自由之间如何平衡,我也给不出自己答案。    文/Molly

法国:小学生“作业禁令”真的有效吗?

法国小学生们的作业是什么样的?顺便也看看,国外的小朋友也像国内小孩子一样“卷”吗?

半个多世纪前就禁止书面作业了,但关于作业的争议一直存在

法国真的有关于“禁止小学生书面作业”的条令,并且早在1956年就有了。

原文是这样写的:无论是强制还是自愿,都不能给学生留课外的书面作业。当然,这里说的是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是可以的。

如果你在法国政府网站上也可以看到,当前官方的说法仍是:可以留作业,但作业应当是oral(口头上的)。

尽管这样的禁令是有了,不过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部长愿意在明面上正式地讨论过这个有些敏感的话题。

但在社会上关于“要不要留家庭作业”的争论却一直存在。支持禁令的人认为,留作业不利于社会平等,因为有的家长可以辅导孩子作业,而有的家长无法辅导,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并且一些家长发现有留书面作业的情况还会举报;而另一派则认为“作业能够填补孩子们在知识上的空白”,对于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复习功课是很有帮助的。

双方吵得热火朝天,学校这边又是如何做的呢?

法国小学生作业现状如何?一切“视情况而定”

实际上,很多老师从一年级就开始留作业了,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法国小学最后一年)作业一般耗时在10分钟到一小时。

作业跟国内小学生的作业也差不多:数学加减法,法语动词变位又或者是一些历史问题等等。

当然,根据地区和学校的不同,作业情况也不一样,有的学校从CM1(类似于国内四年级)才有作业,有的甚至到了中学一周也只有一两次作业,这些都要看学校和老师个人。用法国人的话来说就是:一切视情况而定。

这种有人留作业有人不留作业,对于要共同参加会考的学生们来说,的确是不公平的。再加上有的家长的确能够给孩子更多的辅导,无论是在成绩上还是孩子个人的发展上,有辅导的孩子都更有优势。

法国宝妈也“鸡娃”?超八成家长认为作业很重要

没错,法国宝妈也会给孩子买练习册,并且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成绩,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去完成这些练习,晚上也会跟孩子一起看书。

从网络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在法国父母中,认为作业重要的仍然是大多数,占据83%的比例!并且,经常给孩子辅导或者是系统性辅导的家长要占据58%,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作业的重视。

另外,不止每天晚上的作业,到了假期,父母也会给孩子安排阅读、调研等活动,对于五年级左右孩子,会让他们读小说;而哪怕是一年级的孩子,也会让他们在开学前的两周开始进行阅读和数数,不过会比较轻松一些,有些会通过游戏的方式。

为了给孩子更多更好的指导,甚至还有相关书籍,专门讲如何帮助孩子完成作业的。

总的来说,尽管法国曾经有过禁止书面作业的条令,但实际上仍然有老师在留作业,并且多数家长也认可书面作业的重要性——能够帮助孩子对当天内容进行回顾,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管理时间。    文/小邯

澳大利亚:“看着少、做着多”的小学生作业都啥内容?

澳大利亚的学校真的没有家庭作业吗?当然不是。我女儿的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分成5个部分:英文读写、话题讨论、数学、艺术、生活技能。

作业一:英文读写  

这一类作业共有5项:

1.写日记。

2.和家人玩游戏时,把游戏的指南读出来。

3.给朋友或者亲戚写一张生日卡或者贺卡。

4.写5个押韵的单词。

5.帮助一个比自己小的孩子读一本书。

除了第四项作业是纯文字游戏,二、三、五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紧密结合生活,让孩子察觉不到自己是在“做作业”,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一个个实际问题,却不知不觉训练了自己的读写技能。

我最欣赏的是第五项,从语言学习可触及的深度上讲,读不如写,写不如教,“好为人师”也并非一无是处。

作业二:话题讨论

这项作业是每周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讲述。下面的备注说,这个话题讲述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场公共演说能力,学生需要对这个话题有大体的概念,并不要求写成演说稿,家长和孩子对这个话题进行闲谈就足够了。

作业三:数学

有些题目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比如说按照10、20、30这样十个十个数数,这不是幼儿园数学的范畴吗?

有些题目跟语言学习一样,比较贴近具体生活,比如说把家里的一些东西画下来,然后识别形状,平面还是立体;到花园、公园里数昆虫,然后根据每种昆虫的数量做一张表格。这种都属于润物细无声的洗脑大法,孩子只觉得好玩,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可恶的数学题。

有两道题目又令我感到耳目一新,比如说出一道答案是“9只企鹅”的题目,教家人玩一种学校里的数学游戏。这样的题目属于角色互换的换脑大法,让孩子从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跟“帮助一个比自己小的孩子读一本书”异曲同工。

作业四:艺术

比如“rewrite the chorus”,我的理解是把歌曲的合唱部分重写一下,但我实在不懂这个“写”到底是抄一下谱子还是歌词呢?又或者进行再创作?还有的作业是“模仿电影电视剧的场景和表演”。作业五: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共有4个项目,只有最后一题“帮助家人做饭”是我所理解的传统意义上货真价实的“生活技能”,其他的都出乎我的意料。

我首先惊讶的是,“听家人读书”也能算是一种生活技能。每个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不听话”,但天生听话的孩子就跟天生合格的父母一样稀缺。“听话”也是一种需要慢慢培养的能力,如果能够先让孩子静下来好好听家人读一会儿书,那可能就已经完成听话能力训练的第一课了。

第二题是做一个书包物品清单,每天按照清单整理书包。澳大利亚小学生的书包一点都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小,一个个走在路上都像背了一座小山一样。但他们的书包里几乎没有书,主要是放午餐盒、水杯、文具盒,还会有体育用品,比如跳绳什么的。

第三题是采访亲友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这又是对“话题讨论”的角色互换,也就是除了学会“回答问题”,还要学会“问问题”。

这五项家庭作业,其实是为整个学期“孩子在家里做什么”列了一个大概的提纲,没有一样是所谓的“做题”,但好多都不是简简单单用纸笔完成的。

每周还有两张“作业纸”

第一张纸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周一到周五每天的阅读任务,要在上面写上书的名字,并且签字。

第二部分是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数学任务。我的理解是可以从作业提纲中任选一项。

第三部分是描字和抄字,并且找出这些字的相同发音。

除了第三部分,阅读和数学没有任何量的要求,自由度非常高。说实话,第三部分抄写的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张纸是写下本周做的其他活动。我理解这些活动可以从提纲里面选,也可以写一些提纲以外的活动,不一定跟学习有关。比如我就让女儿把骑自行车、下棋都写了进去。

我的结论是,澳大利亚小学生的作业是“看着少,做着多”。由于大部分都是纸笔之外的作业,看上去一个学期只有薄薄的几张纸,但都需要另外花心思找材料完成。我们的生活本就远不止在纸上写字这么简单,不是吗?

文/荞爸

编辑/崔毅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