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展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下新增长动能从何而来
​第一财经 2024-03-29 12:35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一步的增长前景备受关注。

3月28日,第一财经再度与博鳌亚洲论坛开展分论坛合作,通过《中国经济论坛》电视论坛的形式探讨“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由第一财经首席执行官陈思劼主持,邀请来自国内外共七位重量级嘉宾同台探讨中国经济在短期、中长期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陈思劼认为全球和中国经济处于变化态势中,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5个年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经济重要增长引擎,中国下阶段增长的前景备受关注。多位嘉宾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但应注意到中国经济仍有坚实基础和广阔发展空间,这将助力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展望”分论坛  吴军/摄

中国经济增长让全球受益

2023年,中国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取得GDP增长5.2%的成绩,但同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困难和挑战。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认为,中国的增长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场考试,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需要更多的增长。他认为5%的增长率是很好的,中国保持增长是好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也认为,中国的增长将让全球受益,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则认为,中国5%经济增长的预期比较合理且现实,但同样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朴之水认同巴奈特强调消费的重要性这一说法,如今中国消费者信心不足,政府若想应对这一情况,需使居民钱包更鼓,但这不意味着进行补贴。巴奈特建言,可利用社保资金或者就业保险、医疗保险这些已有计划,加大资金量和投资来支持消费的快速增长。

德勤中国主席蒋颖认为,中国市场有太多的可能性和机会。她强调说:“中国市场非常复杂,也非常地有竞争性,我们要看到经济增长最后还是企业主体在发挥作用,如何能够真正地让市场形成良性循环,能够创造更多就业,能够让钱更多地到老百姓口袋里,我认为是有太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蒋颖从服务的企业角度出发,认为中国市场规模是最大底气。2023年GDP实现了5.2%增长,中国政府交出扎实亮丽的答卷。虽然经济增速在放缓,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是持续增长的,去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实现8.4%的增长,快于GDP增速,是“给我们经济的未来在不断地加油。”

转型浪潮中,新增长动能从何而来

在展望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时,嘉宾们重点关注2024年及未来的机会与可能性。

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认为,比增长目标5%这一数字更重要的,是5%所代表的转型。他认为5%增长的背后,是固定资产投资、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庞大的基建投资,即旧增长模式以及庞大的出口。而新增长模式是更高的竞争力,由创新、工业现代化和脱碳化这三大引擎构成,再加上消费。

戴璞还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动消费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国有必要进行产业升级换代,进行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和改造。

戴璞表示,中国居民收入中的储蓄率高,如果调用1%乃至于5%的储蓄释放出来作为消费,对消费来说是很大的推动,中国在2024年及未来需推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把量放在质前面,附加值才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消费的重要性亦被多位嘉宾着重提及。巴奈特认为,2024年及未来几年,实现新质生产力要继续保持高消费。在疫情前的20年里,中国人均消费增长比世界平均增长要快,但中国GDP增长比世界平均水平更快,人均消费增长不如GDP增长快。如果中国能够继续驱动消费,人民福祉能得到改善。

巴奈特强调中长期增长取决于改革。提升劳动生产率需要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其次要确保公平竞争环境,私企、国企和外企都能在公平环境中开展竞争。最后,要确保有以市场为导向并基于法治的良好的营商环境。不得不提的是,要进一步通过资本增强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发展。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则认为,今年5%的增长目标肯定能实现,但有几个风险点需要关注,政策对应作预备性措施来储备起来。在消费方面,需形成一定的通胀预期,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支持消费的力度可以再大点。在出口方面,去年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贡献,而今年前两个月情况非常好,但是下半年其实存在很多不可预测的事情。在投资方面,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情况投资不乐观,在能源转型、数字化等关键产业如何企业恢复信心并保持一定强度投资,用以抵消因房地产投资下滑带来的投资空间很是关键。

协商与共识很重要

在谈到国际化视野时,陈思劼表示,协商和共识是国际经贸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理念底线。拉法兰认为当前不能仅依靠监管规则,而应该是在推出监管规则前主要经济体之间需达到协议。若大国间没有协议,世界经济就毫无监管。

戴璞认为,跨国企业在过去数十年当中已经受益于中国高达两位数的平均增长率,而且把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让他们全球业务更加成功。它们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产品,在中国国内市场很多方面占到优势地位。但跨国企业也要适应新的中国故事,其中多方面因素需要考虑到。

拉法兰强调如今世界上有太多紧张局势,需要发展的是相互合作。他认为除增长外,创新与和平亦是重要关键词。

朴之水特别提到全球价值链的加强,表示中国加入全球贸易链的增速比其他国家快,中国带来非常大的工业竞争力。除工业竞争力之外,中国可就其他元素方面加强供应链上的竞争力。(宋婕)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