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除三害以后,周处被改变的人生轨迹
李开周
2024-03-14
+ 关注

电影《周处除三害》正在热映,片中主角陈桂林是个通缉犯,他为了成名,模仿魏晋时期周处除三害的故事,除掉了另外两个作恶更多的通缉犯。

电影不是历史,故事也不是历史,今天我们回到魏晋,回到周处生活的时代,看看周处到底有没有除过三害,以及在周处身上还发生了哪些故事。

周处真的除过三害吗?

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言文《周处》,选自南北朝时著名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原文大意说:

周处年轻时,在义兴老家横行霸道,人人恨得牙根儿痒。义兴山上有一头猛虎,水中有一条蛟龙,猛虎和蛟龙都伤人性命,于是人们将猛虎、蛟龙和周处并称“三横”。为了除掉周处,有人使出激将法,怂恿他杀虎除蛟,目的是让他跟猛虎、蛟龙同归于尽,一次性除掉三横。周处不知是计,先上山干掉猛虎,又下水去斗蛟龙。蛟龙带着周处翻翻滚滚,载沉载浮,游了几十里。三天三夜以后,周处杀死蛟龙,爬上岸来,见乡亲们正敲锣打鼓庆祝,以为是迎接他。哪里知道,大伙都认为他死了,那是在庆祝他的死亡。周处羞愧难当,没脸在家乡待下去,就去东吴首都建业(今南京)拜访名士陆云。在陆云的激励下,他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这个故事在正史《晋书·周处传》里也有记载,而且更加详细。《晋书》先交待周处的籍贯和出身:家在义兴阳羡,父亲周鲂是三国东吴的鄱阳太守,在周处少年时就去世了;又交待周处杀虎除蛟的地点:在“南山”除掉猛虎,在“长桥”杀死蛟龙。另外,《世说新语》里的周处、猛虎、蛟龙并称三横,而《晋书》把三横改成了“三害”。

义兴是魏晋时期的地名,即今天江苏省宜兴市。宜兴市的南面是山区,应该就是《晋书》所说的南山;宜兴古城团氿(guǐ)风景区西南角有一座蛟桥,又名长桥,应该就是《晋书》所说的长桥。

正史上有记载,人名和地名都对得上,看来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有可能发生过。然而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不借助武器或陷阱,人类绝对不可能徒手杀死猛虎,更不可能在水里跟蛟龙搏斗三天三夜。古人所说的蛟龙,大概率是咱们现代人说的鳄鱼,人在水里是没办法跟鳄鱼较劲的,生理结构根本不支持。

我们现在看到的《晋书》是唐朝宰相房玄龄主编的,比周处晚了几百年;前面说的《世说新语》是南朝官员刘义庆写的,比周处晚了一百多年。也就是说,这两部文献的作者都没有见过周处。

有没有哪种文献的作者亲眼见过周处呢?有,此人名叫陆机,即《世说新语》里周处拜访的名士陆云的哥哥。陆机曾经与周处同朝为官,并且在周处死后,写过一篇介绍周处生平的《平西将军周府君碑》。

陆机撰文的《平西将军周府君碑》拓片

按陆机《平西将军周府君碑》叙述,周处“年未弱冠,膂力绝于天下”,说明周处天生神力。碑文又说:“乡曲诬其害名,改节播其声誉,遂来吴事余。厥弟欢然,受诲向道,朝闻方励志而淫诗书,便好学而寻子史。”周处最初在宜兴老家的名声确实很差,他中年时期去拜访陆机,却得到陆云的指点,从此改过自新,励志读书。

陆机碑文非常详细,比《晋书·周处传》还要详细得多,将周处祖上三代和一生功业都扒了出来,但是没有提到除三害,没有一个字说到杀虎除蛟。所以,我们有理由对周处除三害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假设周处真的杀猛虎、除鳄鱼,那应该也是在别人帮助下完成的。

周处为何请教陆云?

按《平西将军周府君碑》,周处的祖父叫周宾,文武双全,做过东吴的步兵校尉和广平太守。周处的父亲周鲂也是文武双全,做过东吴的鄱阳太守、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还因为军功被封“关内侯”。关内侯是极高的爵位,往上一级就是彻侯,而彻侯再往上就是异姓王了。查《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孙权曾经派周鲂抗击曹魏大军,周鲂巧用诈降计,击败魏国大司马曹休,这是实打实的军功。

《晋书·周处传》说周处生了三个儿子:周靖、周玘(qǐ)、周札。《平西将军周府君碑》则说周处“娶同郡盛氏,有四子,靖、玘、札、硕”,周处的妻子姓盛,也是宜兴人,给周处生下四个儿子:周靖、周玘、周札、周硕。很明显,《平西将军周府君碑》的记载更加翔实。

碑文还提到周处去世时的年份和寿命:“元康七年,因疾增加,奄捐馆舍,春秋六十有二。”晋惠帝元康七年,周处病情加重,死在外地,享年六十二岁。元康七年即公元297年,周处虚岁六十二,说明他出生于公元236年。不过,陆机把周处的死因归结为病情,却是睁眼说瞎话。至于陆机为什么说瞎话,后面会详细解释。

我们已经推算出周处生于236年,那么陆机和陆云是哪年出生的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陆机陆云年谱》考证得很清楚,陆机生于261年,陆云生于262年。由此可见,陆机、陆云都比周处小二十多岁。

从年龄上说,陆氏兄弟是周处的晚辈,周处为什么要拜访晚辈,并从晚辈那里得到指教呢?原因有两个:第一,陆氏兄弟虽然年轻,名气却比周处大;第二,陆氏兄弟跟周处是世交,两家上代就有交情——陆机和陆云是东吴名将陆逊的孙子,而周处的父亲周鲂做过陆逊的部将。所以,当周处在宜兴老家待不下去时,跑到南京找陆氏兄弟指点迷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是比较可信的历史。

江苏宜兴周处家族墓出土的青釉球笼形熏香炉(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周处是怎么死的?

周处拜访陆云的时候,应该已经人到中年,然后他发奋读书,声名鹊起。再加上他祖父和父亲生前立有大功,做过大官,所以他被东吴朝廷授予官职,从此进入官场。

在东吴,周处先后做过太子洗马、东观左丞、中书右丞、尚书仆射等官职。太子洗马是太子的幕僚,东观左丞是皇家档案馆兼国史馆的副馆长,中书左丞是中央行政机构中书省的官员,尚书仆射是另一个中央行政机构尚书省的官员,这些官职全部属于文官。但是到东吴快要灭亡的时候,周处被任命为“无难督”,成了武将。无难督是什么官呢?东吴皇帝的亲兵部队叫“无难营”,无难督就是无难营的一把手。当时东吴有两个无难营,所以也有两个无难督,周处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280年,西晋灭掉东吴,原本在东吴做官的周处、陆机、陆云等人都归降西晋,成了西晋官员。按《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先在西晋首都洛阳当官,随后被派到新平(今陕西彬州)做太守,继而又调到广汉(今四川广汉)做太守。广汉有一批长期没能判决的陈年旧案,周处到任后,工作效率极高,将积案全部审理清楚,受到西晋朝廷的表彰。

又过几年,周处升任御史中丞,成为最高级别的监察官员。他性格刚正,脾气又倔,弹劾其他官员时丝毫不留情面,得罪了很多人。有个人叫司马肜(róng),是西晋王朝奠基人司马懿(就是长期跟诸葛亮打仗、最后把诸葛亮熬死那位)的儿子,被封为梁王,位高权重,也被周处弹劾,两人结为死仇。

公元296年,司马肜拜为征西大将军,去陕西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周处则被任命为建威将军,是司马肜的部下。公元297年正月,司马肜让周处率兵五千,去梁山(今陕西乾县梁山镇)攻打七万叛军。周处推辞道:“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晋书·周处传》,下同)您给我的兵太少,又没有粮草,如果出战,必定失败,我死了是小事,朝廷丢脸是大事。司马肜不听,“复命处进讨。”再次命令周处进兵。周处被迫出发,在六陌(今陕西乾县阳洪镇陆陌村)被叛军围住,他率领五千兵马跟七万叛军打了一天,杀死叛军万余人,最后弓箭用完,腰刀折断,与部众集体殉国。

周处出战之前,朝中许多官员都已经知道司马肜要陷害他,其中一个大臣叫孙秀,是东吴旧臣,要求司马肜放过周处,没有成功。其他人乐于见到周处战死,不仅不求情,还煽风点火。当周处被叛军围困时,大将夏侯骏驻军在附近,另一位军官卢播也在附近,都不发一兵一卒救援。夏侯骏是曹魏名将夏侯渊的孙子,跟司马肜结亲,将周处当成眼中钉,自然不会施救。卢播是司马肜的家奴,畏惧司马肜,也不敢施救。归根结底,周处不是死在叛军手里,而是死在了司马肜及其同党手里。

周处死后,司马肜有没有被处分呢?没有。《晋书·司马肜传》写“朝廷尤之”,朝廷批评司马肜一顿,然后继续提拔他。两年后,司马肜升为司徒,执掌朝政,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司马肜为什么没被处分?因为当时的皇帝晋惠帝是个白痴,实际掌权者是晋惠帝的老婆贾南风,而贾南风需要西晋皇族的支持,不敢得罪司马肜。但是为了平息军队的怨气,贾南风找了个替罪羊,将司马肜的家奴卢播“免为庶人,徙北平”(东晋王隐《晋书》,此书与唐朝《晋书》有所不同),免去卢播的官职,将其流放到现在的北京。

江苏宜兴周处家族墓出土的青釉瓷神兽尊,墓主应为周处父亲周鲂(现藏南京博物院)

陆机为什么说周处是病死的?

周处受司马肜陷害,死于战阵。死后不久,陆机为周处撰写碑文,将死因归结于“因疾增加”,谎称周处是病死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至少有两条原因:第一,陆机为周处撰写碑文的时候,司马肜正执掌朝政,如果直言不讳地将周处死因写出来,有可能遭到司马肜的打击;第二,陆机的性格跟周处大不一样,周处性情刚直,不屑于拍任何人的马屁,而陆机和兄弟陆云归降西晋后,见风使舵,溜须拍马,不停地攀附权贵,司马肜就是他们攀附的权贵。按东晋王隐《晋书》记载,司马肜有一次过生日,陆机和陆云发挥写文章的长项,为司马肜献上一篇文辞华美的长赋,夸其清廉、仁慈,品德感化天下,光芒盖过周公。

除了攀附司马肜,陆机哥俩还攀附过晋惠帝的老婆贾南风,以及贾南风的父亲贾充,还有贾充的外孙韩谧(mì)。贾充出门时,陆机哥俩远远瞧见,立刻跪在路边,以此拍贾充的马屁。韩谧(后来改名“贾谧”)不擅长写文章,陆机就负责代笔,以此拍韩谧的马屁。唐朝版的《晋书》说陆机“好游权门”,是很客观的评价。

陆机和陆云都是一流的文学家,文品一流,人品稀烂,他们毫无原则地溜须拍马,同时又不断地改变攀附对象,谁掌权就捧谁,谁失势就踩谁。贾南风掌权时,他们追随贾氏家族;赵王司马伦夺走贾南风的权位,他们便追随司马伦;等司马伦一死,他们又跟着成都王司马颖讨伐其他皇族……最后呢?司马颖兵败,陆机和陆云被诛三族,整个家族一起完蛋。

从道义上说,周处因为人品刚直而被报复,死于非命,但死得其所;陆氏兄弟也死于非命,但死得毫无价值。无论按照古代的道德标准,还是按照今天的道德标准,周处都值得赞誉,陆氏兄弟都应被唾骂。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再看看《世说新语》里那段故事——周处求见陆氏兄弟,陆云对周处谆谆教诲:“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立志做好事,又何必担心将来不出名呢?周处很幸运地听从了陆云的教导,而陆云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实际做的是另外一套。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文品不等于人品,言语不等于行动,恶棍可能变成好人,名士也可能堕落成坏人。

文并供图/李开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