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植树绿化大使,非你莫属! ——欧阳修的诗、树与远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4 17:00

◎刘永加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称赞他为“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十分重视绿化造林,诗里诗外念念不忘栽花种树的事,因此留下了不少关于他的诗、树与远方的故事。

欧阳修爱花爱树、爱护优美环境。在《欧阳文忠公全集》中,就有四首欧阳修写的种树诗,可见他对植树造林的关心。欧阳修不仅写种树诗,他也身体力行种树,走到哪里,就把树植到哪里,留下一片片绿荫。

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五月,范仲淹由于直言谏事被贬,身为宣德郎的欧阳修为之鸣不平,因此也被贬为夷陵县令。当时夷陵属峡州管辖,欧阳修被贬后写给峡州判官丁元珍的一首《直言谏事贬夷陵》诗:

春风疑不到天涯,山城二月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向来爱青松和毛竹的欧阳修,是以它们耐寒抗压的真实写照,来表现自己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决不屈服的顽强精神。

欧阳修到达峡州夷陵后,时任峡州知州朱庆基是欧阳修的旧友,朱庆基在州府东边为欧阳修建了一所新房。欧阳修把它命名为“至喜堂”,意即至而后喜,并作《夷陵县至喜堂记》。在夷陵期间,欧阳修积极倡导植树造林,在城区植树,在山上造林,真是见缝插针,把绿化当做了大事来做,给夷陵留下了片片绿荫。

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再次被贬,做了滁州太守。在滁州期间,他除了开发幽谷泉,兴建丰乐亭及醉翁亭以外,还进行了其他一些建设,在丰乐亭景区建设了醒心亭,特请他的学生、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醒心亭记》;欧阳修在滁州,对于政事实行的是“宽简”政策,办事遵循人情事理,不求博取声誉,只要把事情办好就行了。这也是他一生的为政风格。

欧阳修在滁州也种植了许多花卉树木,为醉翁亭等地增色不少。他的七律《忆滁州幽谷》就是证明:

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当年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

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

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来到扬州任知州,在扬州任上他劝农、御水、治狱,成绩显著。他深入民间,调查生产状况,解决实际问题。当年,扬州农业获得丰收,他高兴地写下了《咏雪》诗:“至日阳初复,丰年瑞遽臻。飘飘初未积,散漫忽无垠。”表达了他的爱农情怀;在水利方面,他实地勘察,找出合适的治水办法;在执法上,欧阳修尽量减少死刑。在扬州一年,欧阳修以他的努力赢得了百姓的欢迎。

在扬州,欧阳修同样积极倡导植树造林,他带头在平山堂掘土种植柳树,人称“欧公柳”。后来,他离开扬州后,在送好友刘敞出守扬州时,赠他一首《朝中措·平山堂》词: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又从扬州移知颍州。到达颍州之后,他坚持兴利除弊,务农节用,疏浚颍州境内河道和西湖,在西湖上建了三座新桥,使湖中的小岛相互沟通连接,西湖遂“擅东颍之佳名”。明代《凤阳府志》载:“宋皇祐元年,欧阳文忠公守颍,新作三桥,名之曰宜远、飞盖、望佳,又为之诗。”这三座拱桥的建造,使颍州西湖中的岛与岛、岛与岸连成一体,增强了颍州西湖的立体美化效果。欧阳修还把颍州西湖看做一座可雕可塑的巨大园林,亲自进行树木花卉的绿化,引种南方的树种黄杨,并写下了《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动吕度支、发运许主客》一诗,表明他已将黄杨引种到了颍州。

皇祐二年(1050年)夏,欧阳修在颍州写了《寄生槐》一诗:“桧惟凌云材,槐实凡木贱。奈何柔脆质,累此孤高干。龙鳞老苍苍,鼠耳光粲粲。因缘初莫原,感咤徒自叹。偷生由附托,得势争葱蒨。方其荣盛时,曾莫见真赝。欲知穷悴节,宜试以霜霰。萌芽起微蘖,辨别乖先见。剪除初非难,长养遂成患。虽然根性殊,常恐枝叶乱。惟应植者深,幸不习而变。含容固有害,剿绝须明断。惟当审斤斧,去恶无伤善。”桧树不愧是可用之大材,而槐树却是很普通。虽然长着长长的枝干,却因为质地柔脆,而需要攀附着桧树而生。开始的时候不舍得剪除,等长大了却成为祸患。所以,必须痛下决心,剪除此患,但要小心挥斧,不要伤着良善无辜。

寄生槐,是槐木的一种,因其寄生于桧、柏等树,故名。诗人首先对这种树木的寄生特性进行了描写,由此生发开去,对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物进行讽刺。桧柏,柏科圆柏属常绿乔木,颍州重要乡土树种。这首诗也是欧阳修以自己独特视角,为颍州留下了不少描写古树花卉的诗篇之一。

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退休,他率全家老幼再次来到颍州,想在这个自己曾经绿化美化的地方养老,没想到第二年7月便因病去世并葬于此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