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泳思(十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4 07:33

东汉张衡《南都赋》载:春秋时,郑国大夫郑交甫出使楚国,在万山下的汉水之滨,遇见了两位美若天仙的女子,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情不自禁中,郑交甫上前乞求道:“愿请子之佩。”二女含笑不语,解下佩珠相赠。郑交甫以为得到了定情信物,赶紧接过宝珠藏于怀中。行约数步再回望时,二女已杳无踪迹。再伸手探怀,佩珠已失,方知遇到了汉水女神。

汉水女神长相如何?在宋玉《神女赋》中可以找到答案——

当年,楚襄王与宋玉在云梦泽边游览。那天夜里,楚襄王就寝,梦见与神女相遇,但见神女各种美质集于一身,艳丽、秀美,姣美得难以形容。上古没有人能和她相比,当年更是见所未见,可以说完美无瑕。刚出现时,光芒四射,宛如旭日照屋梁;稍稍靠近,皎洁照人,又如皓月放光华。顷刻之间,绚烂似鲜花,温润如美玉。步履轻盈婉美,光彩照耀殿堂,好似游龙驾云翱翔,又似刚刚沐浴过兰草的雨露散发着宜人的芳香。举止有节而又温柔,最会调和人的心肠。

这就是汉江女子之美,有礼有节,是非分明。因而,有了古代四大美女中褒姒的美的绝唱——《史记》载,昏庸的周幽王行为荒诞,无道好色,听信谗言,无故将汉江边的褒氏国国君褒珦下狱治罪。褒珦的儿子褒洪德,为保境安民并救出父亲,便将国中美女褒姒进献给幽王。爱憎分明的褒姒,内心不喜,对昏庸的幽王不屑一顾,天天冷若冰霜。好色的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最终不但丢了性命,还丢了祖先文王武王好不容易从纣王手中夺得的西周江山,成为千古笑谈。

汉水女神作为江汉肇始的民族文化符号,之后转化为诸多文人雅士笔下女人灵动之美的象征。如屈原笔下的湘君、湘夫人,后世又将其转化为“有虞二妃”。再如曹植笔下的“洛神”宓妃,其《洛神赋》开篇写道:“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家家迎莫愁,人人说莫愁,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头。”如果说汉水女神是神话,那么久居汉江襄阳、以莫愁为代表的大堤女,便是“南国多佳人,莫如大堤女”(唐张柬之)“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唐李白)。

唯化自生。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传》云:“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因而,一切事物,生生为之道,道生则万物穷神之化,化而自生,生而自长,无为而无所不为。

中国文化都是从水文化开始的。今天,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闪烁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使用空间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的汉字,寻根振叶,就是灵动汉水在唯化自生中摇曳而出的结果。

人类,非团结不能进化。所以有了语言,让语言把一个人的意思传达给另一个人。尔后,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上把人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赋予语言以形的文字。就是以语言表达意思,以文字表达语言。语言文字萌芽之初,多靠身势。这其中,又主要靠手势。之后,事物越来越复杂,靠手势已不能表达更多的意思,便有了图画。考古发现,36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等,就是中国早期的文字。

据载,5500年前,华夏始祖、统治“万二千里”汉水流域的黄帝,有一个史官叫仓颉,他在汉水边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受到启发,创造出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从而,结束了靠手势、图画、结绳记事的初始时代,使中国文字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仓颉,也被后人尊称为 “造字圣人”。 许慎在《说文解字》云:“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之初作书,盖依类画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据传,仓颉创制文字时,天上降下粟米,鬼在夜间哭泣。因为天担心人们学会文字后,都去从事商业而放弃农耕,造成饥荒。鬼怕人们学会文字后,会作疏文弹劾它们,因此在夜间哭泣。还有一种说法,兔子害怕人们学会文字后,取它们身上的毫毛做笔,从而危及它们的性命,因此在夜间哭泣。

合大众之功,于无形中经仓颉在汉水边集身势、图画等大成而创造的文字,真正称为汉字,又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语言因分歧而统一,表达语言的文字,也在统一中发展。

首先,得益于因水而得名的大汉王朝。当年,刘、项约定先取关中者为王,但得天下后,项羽撕毁盟约自称霸王,将刘邦撵到了偏居一隅的秦岭南端汉江边的汉中,封为汉王。谁知,胸怀大志的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几年后东山再起,一举平定天下,并把得到的天下以“汉”命名。由此,由汉江边起家、而后有了四百多年基业的汉王朝,便成为九州方圆的主宰,汉字也理所当然成为国家通用的文字。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