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前藏在胡同里的非遗小店火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1 18:59

手工打磨龙骨、绷制素布、彩绘灯面……元宵节将至,游客们扎堆体验传统宫灯技艺,带火了胡同里的非遗小店。

热爱

做一盏独一无二的宫灯

在西城区樱桃斜街27号,有一家挂着“如愿”招牌的手作小店,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精美宫灯,来拍照、体验宫灯制作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家店的店主是北京宫灯手艺人谢梵本。大学毕业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谢梵本,打小就喜欢画画、做手工,毕业后与同样热爱绘画的丈夫开了一家开放式画室。在朋友的引荐下,谢梵本接触到了宫灯,并在非遗手艺人的指导下,学习了传统宫灯手工制作技艺。

起初,她只是在自家画室里制作宫灯。慢慢地,宫灯越做越多,花样也越做越多,时不时会有参观画室的人询问是否售卖宫灯,甚至会有过路人探头进来问,自己能不能体验制作。

于是,谢梵本冒出一个念头:把爱好发展成事业。在丈夫的支持下,谢梵本把宫灯店选在了胡同里,并为小店取名“如愿”——“希望自己和每个进店的客人,都能如愿以偿。”

如愿宫灯的店面不大,两条长方木桌布置在一侧,对面的红木柜上,高低错落地摆放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灯笼——有的富丽堂皇,颜色鲜艳夺人眼球;有的清新淡雅,表面仅用浅浅几笔颜色修饰。除此之外,还有在门口晒太阳的猫咪、午后红墙上斑驳的光影、萦绕鼻尖的茶香,共同构成了这间小店的独特气质。

“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此前长期为宫廷所用,除了照明以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再过几天就是元宵节了,谢梵本的如愿宫灯小店迎来了客流高峰。前脚刚把一对捧着手绘灯笼的年轻情侣送出门,下一拨客人又如约而至。谢梵本一边收拾桌面、准备材料,一边将宫灯背后的文化内涵娓娓道来:“传统工艺打造的宫灯,要用紫檀、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制成六方或八方形的细木骨架,雕上龙头和镂空花牙作为装饰,外面镶嵌绢纱和玻璃的灯扇,再画上山水、人物等图案,最后在下面系上中国结……”

坚守

一天顶多教五组客人

“今天外面阳光很好,适合创作。准备在灯面画些什么?不急慢慢想,主要是让大家了解这项非遗手艺,通过绘画讲述自己的故事……”随意交谈间,谢梵本已将棉麻布、木质龙骨、颜料毛笔等制作宫灯的材料备好。

她搬了个板凳坐在客人对面,拿起一个整体呈椭圆形的宫灯龙骨,边说边比划,“这个龙骨框架是卯榫结构的,每个小支架、沟槽都要仔细打磨,不然就组合不起来。大家拿到的是我提前制作好的龙骨。每做一个龙骨都需要两三个小时,因此每盏灯都是独一无二的。”谢梵本笑着打趣,这也解答了顾客 “吐槽”的“预约不上”的问题——“一天顶多教五组客人,因为前期准备工作很精细,多了实在做不过来!”

尽管如此,谢梵本却并没有为了增加客流量,牺牲质量。

让客人体验的宫灯制作过程是经过简化和改良的,先用天然棉麻材料手工绷制灯面,再搭配矿物质颜料作画。虽说是体验制作,但也不能失了非遗手艺的讲究。比如,用棉麻布绷制灯面的时候,就要求松紧适度,既不能有褶皱,也要粘贴牢固。“根据宫灯每个平面大小,裁剪布料,再在龙骨上均匀刷胶。”谢梵本边讲解边操作,用毛刷蘸取适量胶水,轻轻涂抹每根龙骨的表面,再将布料蒙在龙骨上。

对面的客人探起身,凑近仔细瞧。轮到自己上手实践,不少客人直呼“难”。“看着老师一抹、一蒙、一捋,布料就平整地粘在了龙骨上,我再怎么仔细,布面都会皱巴巴的。”一位女生拿着粘了一半的布灯笼求助。

谢梵本捧着灯笼仔细地将胶水粘贴处撕开一小角,露出还没干透的胶水。“胶涂得太多了。”她笑着揭秘,绷制灯面讲究“稳、准、狠”,蘸取适量胶水,既能把它粘牢,又保证不出胶;接着在胶水湿度合适的时机绷直布面,就能使它和龙骨稳稳贴合,不易变形。

在灯笼呈弧形的地方保持布面的平整更考验手艺。她笑着说:“大家第一次尝试,掌握不好‘火候’很正常,我也是在日复一日不停地练习中,才慢慢找到诀窍的。”

趣事

领证新人排队合影求“如愿”

如愿宫灯的招牌是谢梵本的儿子亲手书写的,“如愿”这两个寓意美好的红底毛笔字,也让宫灯店意外成为了领证新人热门的拍照点位。“旁边就是西城区民政局,刚开始挂这个牌子的时候就有人来拍,但是那会儿人没有这么多,不会排队。”谢梵本笑着望向窗外——店门口排队拍照的新人已经排起长队,午后阳光在玻璃门上映出一对对幸福的光影,温馨而美好。

小店“无意间”成为热门打卡点,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推开门,主动了解、体验这项传统技艺。

“路过门口看到排了很多人,进来才发现是个宫灯体验店,之前没接触过,做个试试。”大学生玥玲和好朋友来到樱桃斜街串胡同,想亲手做个灯笼,邮寄给远方的朋友。

制作好素面灯笼,她们便开始给灯笼上色。“传统宫灯往往绘制人物、花鸟、飞禽、走兽、山水或者神话故事等,多表现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寓意。”谢梵本解释,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宫灯制作,她特意在教学中加入了创意绘画的环节。这样,每位客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奇思妙想装饰宫灯,绘画内容不限于传统宫灯的样式。

玥玲就在素面宫灯上绘制了她和朋友的卡通头像,代表温暖的友谊。“我把我们的合照给老师看,她几笔就描出了好看的头像轮廓。”玥玲对着谢梵本的草稿图在灯面上仔细上色,在朋友的头像上加上了标志性的笑脸酒窝,满意地点头,“这次不仅了解了传统非遗技艺,还亲手设计了独特风格的宫灯,很有意思。我会把这家小店推荐给更多好友。”

潮流

胡同里的非遗小店越来越多

到东四胡同博物馆刺宫绣、绘团扇;逛雨儿胡同,在北京非遗博物馆画鼻烟壶;来梅兰芳纪念馆致敬大师……胡同里,一个个非遗文化坐标越来越多,引得游客和市民纷纷打卡体验。

距离如愿宫灯不远处的铁树斜街胡同93号,清一色的矮房灰墙中间,就藏着一座93号院博物馆。自2014年建成以来,它一直致力于推进非遗文化和民俗艺术的传播。约100平米的小院被分成非遗展厅、体验工坊等部分,非遗和民俗展厅内,毛猴、兔儿爷、扎染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向游客讲述着地道的胡同非遗文化。

“博物馆不收门票,大家走进门就能看到各种精美的非遗手作,这些都是出自非遗传承人之手。”工作人员马萌介绍,游客还能亲手体验掐丝珐琅、兔儿爷、风筝等制作。博物馆每周都会开设非遗文化讲座和技艺体验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带领周边居民、中小学生和手工爱好者,探寻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

记者来到博物馆采访时正值春节假期,约一间教室大小的体验工坊内坐满了体验的游客,大多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做手工。“非遗手工小店为我们平时遛娃提供了一种新方式。”郭女士第一次带10岁的女儿体验非遗手作,看着女儿聚精会神地为兔儿爷绘制颜色,郭女士欣慰地表示:“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对传统非遗技艺很感兴趣。希望类似的小店越开越多。”

“非遗作品的背后是技艺,一旦传承人没了,技艺就没了。”马萌表示,希望通过展览和活动,让更多孩子、年轻人接触、了解传统文化,把非遗文化传遍千家万户。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