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基层组织参与、“预处罚”督促 北京门头沟法院今年行为类执行案强执比例不超过1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8 17:21

作为执行工作中的难点,行为类执行案件如何妥善执行、如何执行到位备受关注。12月2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门头沟法院获悉,截至目前,该院今年共受理行为类执行案件67件,执结56件,其中通过法院综合施策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或者和解履行的51件,进行强制执行的仅5件,占比不到10%。为破解行为类案件执行难题,门头沟法院主动邀请被执行人住所地的基层组织参与,在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先以“预处罚”等措施督促被执行人履行。

“行为类执行案件主要包括请求给付物和请求为或者不为特定行为两种类型,表现出执行请求的多元化、差异化,执行过程的强制性、冲突性等特点。”门头沟法院副院长冯哲介绍。据统计,截至目前,门头沟法院今年共受理行为类执行案件67件,主要集中在家事领域、相邻关系领域和房屋买卖领域。该院全年执结行为类案件56件,其中,通过法院综合施策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或者和解履行的51件,进行强制执行的5件,充分兑现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门头沟法院执行局局长裴凌晨介绍,为破解行为类案件执行难题,门头沟法院推出系列创新执行工作举措,包括始终坚持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主动邀请被执行人住所地的基层组织参与,强化法律风险的释明;坚持刚柔并济的手段,突出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先以“预处罚”等措施督促被执行人履行;坚持协调联动,多部门合力推动执行预案实施,建立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坚持执后答疑、信源治理工作,帮助被执行人理解执行程序、执行措施。

执行局法官韩明生介绍了四起行为类执行案件典型案例,涉及腾退房屋、相邻权纠纷、探视权履行等问题。其中一起典型案例中,2022年5月,门头沟法院在执行某小区业主委员会与被执行人某物业管理公司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案中,法院判决被执行人腾退物业用房,被执行人某物业公司经法院多次催促,虽答复要履行但一直拖延拒不腾退,属于能够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行为,已经符合罚款的情形。但考虑到直接采取罚款可能激化矛盾,法院在与申请执行人协调后,发出《预处罚通知书》,责令被执行人某物业管理公司于2022年5月31日前履行判决载明的内容,如逾期不履行,将处以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对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月27日,被执行人鉴于“罚款、拘留”的威慑力,按期履行了通知书载明的内容,腾退了涉案房屋。

在另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执行案件中,邓某与刘某因各自房屋在修缮过程中影响到对方而产生纠纷,法院判决刘某改变厨房排烟管走向。执行立案后,为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双方当事人的心结,执行法官多次进行实地勘察走访,向当地村委会了解情况,并与村委会协同开展执行工作,通过共同释法明理引导被执行人刘某主动履行义务,缓和邻里关系。经过法院与村委会的不懈努力,最终刘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按期履行了法律义务,双方握手言和。

韩明生法官表示,与职能部门、基层组织协同联动是化解执行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用好基层调解力量,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不仅可以最大化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也能最大化节约司法成本,提升执行工作质效。

通讯员 李宇赫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朱葳
校对/李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