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热议网络文学背景之下的推理文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5 14:59

《从人和故事出发——推理文学的生命力》主题座谈会日前在北京红楼藏书阁举办。作家止庵、陆烨华、番茄小说头部悬疑作品《十日终焉》作者杀虫队队员、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青年学者王雨童、北京语言大学讲师苏展五位嘉宾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在网络文学背景之下,推理文学近些年来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在作家止庵看来,阅读推理小说应该具备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是相信善能够战胜恶,第二是相信世界可以被理性所认知。与此同时,止庵也认为,推理小说的魅力在于它的悬念:“读者进入这个故事时,主角、作者、读者是处于同等位置上的,彼此之间进行着智力竞争,让阅读的过程如同一场智力竞赛或者智力游戏。”

对此,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讲师苏展认为,推理小说继承了启蒙时代以来科学、理性的精神,它与文学的生产和类型化高度绑定,并且发展到今天的高度。“在如今这个时代,推理小说的创作者用纯熟的技巧,创作一个个逻辑谜团。但其实,他们更深承载的是对社会、人性等价值观尺度的思考,而在这种理性精神被引入的过程中,它也开始生发出更广阔的生命力和本土性特征。”

作家 止庵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青年学者王雨童则从文学爱好者和文学大众化研究者的角度分析了近五年内推理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近五年,有一种融合了推理、悬疑、惊悚,尤其是所谓烧脑智斗的跨媒介文化类型在大众文化里开始占据更高的份额。”她举例说,在欧美作品中,可以看到像《饥饿游戏》、《分歧者》这一类青少年文学改编成现象级电影。日韩有《鱿鱼游戏》、《弥留之国的爱丽丝》或者日漫改编成的《赌博启示录》这样的系列。中国也有《开端》、《漫长的季节》等风格化浓重的本土原创作品。“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广,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代表作品和现在年轻人流行的娱乐项目——如剧本杀、密室逃脱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大家在非常紧张的环境里进行逻辑推演,寻找生存机会。”

《十日终焉》作者杀虫队队员则表示,网络语境之下的推理故事创作相比之前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他认为,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创作推理文学的过程就是与读者博弈的一个过程:“作为推理小说作者,我肯定是希望剧情不被读者猜到,所以我设计的时候,必须让每个反转、每个悬疑、每个推理都非常巧妙,让读者跟着你走,最后还是输给你。”他说,这种博弈的过程,不仅读者着迷,作者也很着迷。

《十日终焉》作者杀虫队队员

从人和故事出发,中国的推理文学已经用二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推理文学百年发展过程。陆烨华觉得,中国的推理文学也许用不着百年就能出现如柯南·道尔这样的大师。止庵则在展望推理文学未来发展时强调,推理小说最好的地方在于,它通过精巧的逻辑故事与文学手段去反映人性之恶,在这些恶的后面,却不断地巩固我们对于人性与秩序的信心。“读推理小说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秩序的,在这个秩序的世界里,善可以战胜恶。”他表示。

文/路艳霞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