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特大暴雨考验下的“海绵城市” 能否进行更多先行先试
南方都市报 2023-09-21 11:06

地上大水冲出地下问题。一场罕见的极端特大暴雨,让深圳置于公众视角的考量下。

9月7日晚间至8日,暴雨突袭深圳。部分城区积水深过1米,救援人员需划船营救;没来得及“上岸”的车子浸在灰黄的水中,车身向一侧偏移;多条紧急停运、停课、停工、泄洪通知先后发出,受淹地铁站点暂停服务。至9月18日,深圳地铁全线网方才恢复正常运营。

滂沱暴雨之后,城市防汛的气象预报、应急管理、市政排水设施也随之成为舆论聚焦的重点,“海绵城市”这一减少城市内涝的建设方式尤受关注。据历年公开信息,自2016年纳入试点范围来,深圳海绵城市已累计投入超23亿元,试点绩效曾摘下全国第一的桂冠。但过去7年,深圳仍不时遭遇内涝。

投入与收效之间的反差,引起公众诸多关注:海绵城市能否解决城市内涝难题?7年建设下,藏于深圳地下的这块“海绵”有几分成效?要告别“水浸街”,深圳还要怎么做?

深圳海绵城市建设7年间累计投入逾23亿元

作为近年来治理城市内涝问题的热门方案,海绵城市,意指让城市像海绵一样,降水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干旱缺水时可“挤”出收集的雨水加以利用。这一理念强调“道法自然”,即减少城市开发对自然水生态的干扰。

这一概念于2013年被中央正式提出,2015年起启动全国试点,深圳于2016年纳入第二批试点范围,迄今已有7年。记者据历年公开资料梳理发现,深圳海绵城市建设已累计投入超23亿元。

据深圳市水务局历年部门预算情况,2016年至2023年,市水务局累计直接安排约0.25亿元海绵城市建设,诸如技术服务、入库巡查监管、方案设计核查等。其中,有5年安排了约1.12亿元用于开展包括海绵城市在内的多项节约用水业务。

另据公开信息,2019年至2020年,深圳连续两年投入5.14亿元用于奖励海绵城市建设,带动社会各界参与。此外,据2021年市水务局预算,时年海绵城市奖励金达982万元。

在过去7年,深圳也曾4度获得来自中央的补助和奖励。按规定,被纳入试点城市后,深圳可连续3年获得国家4亿元的财政补助,此外,由于深圳在2019年获评全国海绵城市试点绩效全国第一,再获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2亿元。

就此计算,仅单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一项上的,中央及深圳市政府的投入已超23.8亿元,而这还不是全部的数据。如若再加上合并项目里的具体资金、金融机构设立的相关建设基金和社会资本的海量资金,深圳海绵城市建设总盘将更高也更多。

超23亿元“重金”投入,如今成效几何?

按公开数据,深圳海绵城市面积已超330平方公里,占全市建成区面积34%。过去7年,当雨季汛期到来,城区积水内涝点数量在客观上有所减少。可以说,进步是明显的。

但与此同时,“水浸街”的难题也仍未远离深圳。此次暴雨围城中,全市多区遭内涝,罗湖、龙岗二区尤为严重,部分区域积水深超1米,地标商圈金光华商圈汪洋一片,需靠划船开展救援,不少市民直呼“从未见过这样的深圳”。

此次暴雨究竟造成深圳多少处内涝、造成多少损失,官方至今暂未公布。而几乎同期遭遇暴雨的香港,已于8日公布水浸数据及受灾人数。

深圳既多雨又缺水 建设“海绵城市”欲破解难题

连续7年,投入超23亿元,深圳为何如此重视海绵城市?

一个原因是,深圳降雨量堪称充沛。按《深圳市气候公报2022年》,深圳年降雨量常年在1932mm左右,2022年降雨量为1935mm,远高于全国平均606.1mm的水平。较之其他沿海城市,诸如上海、广州、杭州、厦门、杭州等地,数据也居于前列。

与丰沛雨量相伴,台风暴潮也会出现。据深圳市水务局官网分析,深圳全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八成以上集中于汛期,年均受台风影响3.5次。今年以来,深圳已发布11次台风预警。

强降雨和台风的侵扰之下,是洪、涝、潮灾害带来的隐忧。深圳市水务局指出:“由于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水系,加上现有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局部区域排涝设施不够完善,受洪涝灾害的威胁较大。”

在更早之前,《深圳市防洪潮规划修编及河道整治规划——防洪潮规划修编报告》列出了一串数据:深圳市建市以来(1980~2010年),30年中共发生洪、涝、潮灾害28次,平均每年一次,据不完全统计造成经济损失43.71亿元。

在此背景下,针对城市内涝问题而生的“海绵城市”,不失为深圳当下较好的发展模式之一。建设7年以来,深圳强降雨期间内涝点逐渐减少,其成效已初步显现。

但治理内涝并非海绵城市建设的唯一目的。对深圳这座多雨又缺水的城市而言,留住雨水同样重要。

有分析指出,降水量只有经过地面及地表层贮存后,才能变成能够连续供水的水资源。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深圳境内既无大江、大河,也无大湖、大库,蓄滞洪能力差,尽管常年多雨,却很难蓄到足够的雨水。如今,深圳已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7。

可吸纳、蓄渗雨水的海绵城市,是深圳解决缺水之困的措施之一。从实例看,海绵城市在蓄水上已初显成效。以深圳金地威新中心海绵城市案例为例,该项目建成后,项目雨水年回用总量6,731m³,相当于约30个家庭全年的用水量。

极端特大暴雨后 对海绵城市的五个再思考

由此见得,建设海绵城市是深圳发展方式的转型需求,深圳也为此连续多年注入了人、财、物力的支持。只是,7年超23亿的投入,深圳海绵城市能拦住多少汹汹雨势?内涝是否说明海绵城市无用,如何才能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海绵城市?当暴雨消退后,公众对海绵城市的建设之效不乏疑惑。

多名业内受访人士强调,海绵城市的作用不能被过度放大。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左其亭介绍,海绵城市的设计有一定的蓄水标准,比如“几年一遇”的等级。“面对超出极值的降雨,海绵城市是应对不了的。”他强调,将城市洪涝灾害完全归咎于海绵城市,是对海绵城市的误解。

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的智慧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所所长佘年认为,海绵城市的功能范围是有边界的,但其效用也不能忽视,“面对城市内涝,它仍然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换言之,海绵城市并不是深圳面对城市内涝时的“金钟罩”“铁布衫”,但这不意味着没有优化的空间。左其亭指出,海绵城市在国内发展时长有限,部分理论或技术上的问题尚未明晰,致使部分城市在规划建设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需要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改进。

在海绵城市和包括海绵城市在内的城市“治涝”上,深圳仍需花更多时间去走。此次极端特大暴雨里,被雨水冲毁的城市公共资源、普通市民的财产,以及水浸中心城区的尴尬、迄今尚未完全恢复的地铁运营,都在考量着城市治理之效,也敦促着城市再思考:

一、耗时七载、投入超23亿的海绵城市,它能承载多大的降雨量,其设计标准是否足够应对深圳暴雨频发的气候特征?衡量是否有效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让市民更全面、更理性地认知深圳海绵城市?

二、深圳全市超330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成面积中,各类场所布局占比多少?易涝区和人口稠密区,如城中村、老旧小区建设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易涝的大多数”安全度汛?

三、当极端天气成为常态,在难以改变的自然环境下,深圳是否有望调整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以提升城市应对极端降雨的能力?海绵城市之外,在缓解内涝上是否有更多切实可行有效的举措?

四、建设了7年的海绵城市,如何在未来做得更好?比如,是否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海绵城市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城市规划中?

五、拥有经济特区立法权的深圳,能否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上有更多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举措?

当然,深圳建设海绵城市不足8年,距离建成仍需时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城市治理之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在高频率的极端天气前,不断优化包括海绵城市在内的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完善灾害预警及应急管理机制,一直是人类面临灾害时最优的出路。

毕竟,“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要检验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一场暴雨、一个海绵城市工程的成效,足以见矣。

专家观点

建议深圳“见缝插针”式建设雨水花园等海绵化设施

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左其亭关注海绵城市多年。他表示,作为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深圳在过去7年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针对“暴雨内涝能否说明海绵城市无用”的疑惑,左其亭给出了否定的回复。“海绵城市对于防涝排涝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点毋庸置疑。但海绵城市设计有一定的蓄水标准,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比如‘几年一遇’,超出这个标准它就没办法了,作用小了。”他举了一个例子:“就像一块海绵,倒一碗水它可以吸进去,但如果一次倒一桶水,它就吸收不了。”

他表示,要解决洪涝问题,城市需要不断加强防控的硬件建设,尽可能提高城市防洪标准,这是根本,也是基础。“河道的排洪能力不行,海绵城市建设得再好也无济于事,水排不出去,城市依旧会涝。”在这个过程中,海绵城市建设可与河道防洪标准、排水系统衔接起来,通过整体布局实现综合利用,同时不断进行优化,“比如对于那些常常发生内涝的点,去总结它为什么容易内涝,之后尽可能去优化、消除。”

此外,左其亭建议,海绵城市建设也需在良好的城市规划下进行,与城市的地形、空间布局相匹配。“还可以在规划时尽可能地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于蓄纳洪水。”

面对超出历史纪录的极端降雨,预报预警方面也要下足功夫。“提前让市民知道要下暴雨,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和应对演练,让市民知道什么样的风险等级如何应对。”左其亭说。

针对深圳海绵城市建设,佘年建议,深圳在建设海绵城市时,应大量布局雨水花园等源头设施,重视绿化带的改造。他提到,要更好地发挥绿化带作为雨水花园的海绵作用,渗透率高的土壤海绵土更有效。“但目前深圳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尚未普遍置换高渗透率土壤。”

此外,深圳还可以“见缝插针”式建设雨水花园等海绵化设施,尤其是在老旧小区、城中村等易涝区域,也可循序渐进,推进传统的排水系统与海绵城市衔接。

记者手记

深圳暴雨“启示录”:规划先行 让城市走在暴雨之前

一场极端特大暴雨,席卷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深圳。

道路积水深过一米,汽车受淹悬浮水中,城区商圈需划艇救援,多条紧急停运、停课、停工通知先后发出……暴雨之后,横七竖八的汽车和街头乱窜的鱼,在给人些许苦笑时,有关城市防涝排涝的疑惑也随之浮起:耗费7年、投入超23亿元的海绵城市,能否保障普通人安全度涝?在内涝这一偶发灾害面前,我们的城市要如何保持韧性? 

必须认识到,海绵城市不是城市防洪排涝的“金钟罩”“铁布衫”,面对打破历史极值、超出蓄水标准的暴雨,再大的“海绵”也力所不及,这一点已被业界证明。但是,客观掣肘不能成为城建停滞不前的理由。面对逐渐频发的极端天气,不断优化包括海绵城市在内的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完善灾害预警及应急管理机制,一直是城市面临灾害时的最优解。

就此次暴雨而言,城市最应该汲取的经验是:让城市走在暴雨前面,在建设中提前规划。历数国内外诸多城市防洪排涝的正反案例和教训可以发现,不重视防洪排涝、滞后建设排涝系统、忽视采用排涝措施,一直是内涝的主要成因。时下,深圳仍然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前行着,在地上的楼层高度和华丽度“崛起”的同时,沉默的地下排涝系统,理应被倾注更多的关注、更多的人财物力。这需要深圳在规划上先行,也要求深圳在风险预测上做出理念转变。

还要认识到,暴雨考验的不仅是地下的防涝排涝系统,还是对应急能力的一次集中大考,更是对治理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验。风雨袭来,有没有加强预警、做好预案?骤雨之中,能不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暴雨过后,是不是综合协调、快速恢复?日常治理里,有没有强化建设、提高城市韧性?

这不是吹毛求疵。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里头就提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把关。”人民的安全、城市的安全,永远都要摆在首位。  

文/林少娟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