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十多部作品数十年在中国出版 赵武平:这是一种罕见的文学现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2 20:51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米兰·昆德拉的十多部作品在我国不断地出版发行,可以说这是一种很罕见的文学现象。”7月12日晚,获悉米兰·昆德拉去世的消息,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02年5月,上海译文出版社购得昆德拉13部作品在中国内地的中文版权。翻译所用的,是从昆德拉家中拿出来,由他亲自指定的法文“定本”。对于这一情况,赵武平称2001年他在德国工作时,跟米兰·昆德拉的出版人有联系。“2002年,我到法国巴黎他的家中,与他建立了固定的联系。那时,他已是70多岁的老人,他的身体还可以,初次见面虽然和我谈的不多,但我能感觉出他是一个非常友好的人。”赵武平回忆道。

此后,赵武平每年都会去巴黎看望昆德拉。他在自己创作的《人如其读》一书中,有一篇《左岸隐士昆德拉》的长文,记录了他与昆德拉的一些交往故事。昆德拉关切地询问自己的作品在中国的出版销售情况如何?赵武平回答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译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中国曾经拥有数十万读者,而《身份》(即中译本《认》)的总印数不过才两三万。

紧接着,昆德拉又问赵武平这两本书都读过么?更加喜欢哪一部?赵武平稍微停顿思考后表示,作为关注社会思潮变革的读者,他是偏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因为它是第一部开启我们了解一代捷克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讲,我把它当成捷克的一段历史来看,我和我的朋友都被深深打动。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我更喜欢《身份》,因为我注意到你的意趣在变化,你所考察的普通人在消费社会时代的消极命运,更能使我感同身受,促使我以小说人物的遭际,去检验自己的身份和命运。”

赵武平告诉北青报记者,在他看来,相当多的外国作家作品出版了一两部后,就销声匿迹了。而昆德拉的作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出版,一直到21世纪初,他仍有新作问世。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并没有因为他的小说政治、文化背景而被新的读者所陌生化,包括现在的小读者仍然在读他的作品。对此,赵武平认为这是一种很罕见的文学现象。

“昆德拉的十六七部作品这些年一直在中国不间断地出版,而且有持续的影响力。其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没有确切的统计过到底出版了多少本。这种经典作品每次一开印就是两三万册,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畅销书了。” 赵武平说道。

在他看来,昆德拉在中国成为了一种现象,这与中国人的经历和认知有关,“我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东欧的关系、我们思想的现代化、对世界的认知、还有我们经历的挫折和昆德拉有很多共鸣。这也许是昆德拉在中国持续受到关注的原因。”

多年的交往合作,赵武平与昆德拉及其夫人维拉早已超越了工作关系,成为生活中的挚友。2019年,他和家人在巴黎度假,探访了摔倒后在家休养的昆德拉,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采访中,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就在最近,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在计划出版昆德拉的一本文集,讲述他对捷克在欧洲历史文化和社会地位方面的研究成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