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考语文题突显北京特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5 08:23

6月24日,2023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正式开考。“感觉考得不错。”昨日上午10时30分,语文学科考试结束。在人大附中经开学校考点,一名走出考场的考生告诉北京青年记者,今年的语文试题很有创意,也都在复习内容之中。据了解,今年初中学考的语文作文题目仍为二选一,包括“我读到的北京”和“我生活中的一棵树”。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此次初中学考语文试题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表现,突显北京特色,在试题内容、结构、难度、题型等方面,稳中求进,助力“双减”。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整个语文试卷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特点,使学生在优质文化资源的浸润中增强文化认同,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比如,基础运用部分的选材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中国“航天精神”;古诗文阅读和默写取材于文学经典,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议论文文本中诸多当代青年人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革命传统给予他们的力量。

同时,试卷努力做好整体布局,增加题目考查功能,规避对碎片化知识的考查。基础运用部分词义理解考查词语的语境义,修辞考查在文段中把握语句的语言节奏,散文阅读需要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词、句、段。

专家介绍,全卷多处设置了学生熟悉的情境,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下的思维能力与情感认知。如,基础运用部分的日常生活情境,意在测查学生“用语文”的过程中“学语文”的水平。试题关注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审美追求。书写、字形、成语等题目考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表达。此外,词语理解选用了由科技术语转化而来的社会生活用语,体现了汉语积极使用自然科学词汇丰富日常表达的发展趋势,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汉语词汇扩大的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初中学考语文试题突显北京特色,基础运用的材料涉及北京博物馆之城的建设,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城市发展的新动向;非连续性文本中北京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展现了北京市民的新面貌;作文提示学生不仅要读北京的“有字书”,还要读北京的“无字书”,拓展了观察北京的视角。

北京基教研专家表示,两道作文题,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体验,鼓励他们写真情实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共鸣,让平时关注生活、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为学生大胆创新,展开想象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题目一以学生生活的北京作为写作素材的来源与情感抒发的对象,“北京是一本读不尽的书”,以此为总括,题目接着进行了三方面非常充分的引导:“阅读作品,读到北京的风物与精神;走进建筑,读到北京的历史与文化;参加活动,读到北京的习俗与礼仪……”就自己的阅读体验、对典型历史建筑的理解、参加活动的所思所感、所学所悟出发形成相关检索,接着以“翻看北京这本书,你读到了什么?”推动学生思考过程的充分展开,个性特征的充分展现。在阅读的过程中内化和升华“自己对于北京热爱”的情感,在写作的历程中沉淀和熔铸“因北京而自豪”、“为北京而奋发”的精神。

题目二紧承题目一而来,以“读”来带引话题,引导学生自然步入熟悉的课内阅读内容之中:“我们读过高大的皂荚树,顽强生长的小桃树,力争上游的白杨树。”然后在日常熟悉的阅读中,突出主体特征,转化观察思考的角度:“树,见证岁月,寄托情感,象征精神。倘若发挥想象,在鸟儿、小草、泥土、风雨等的眼中,树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呈现不同的风采。”角度转化巧妙、新颖,而且充满童趣,为学生的想象打开了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凸显与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题目为学生书写心灵、展示自我提供了开阔空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崔毅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