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院居家融合”养老新模式把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9 15:15

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月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院居家融合”的一体化养老新模式,得到了不少老年人的好评。作为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宁波正在探索“院居家融合”服务运作机制,通过科学布局、资源共享,实现机构康养服务资源向街道、社区和家庭辐射、延伸,推动家庭、社区、机构“三大养老场景”的深度融合,让“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从理想变成现实。(6月9日《宁波日报》)

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起居等方面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据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所以我们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还是放在居家和社区。

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初步实现了老有所养。但是,在居家养老实际运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由于社区力量有限,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可供选择的项目少,缺少服务的针对性,也缺少服务设备和活动场地,尤其是缺少医护人员、养护人员等专业服务人员,难以满足为数众多老年人各自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绣花功夫”,打破传统居家养老同质化、单一化模式,以个性化、多元化定制模式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

所谓“院居家融合”的养老新模式,就是引入专业机构托管,按照城乡“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目标,通过家庭、社区、机构“三大养老场景”的深度融合,更好地织密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养老服务网络,推动从“老人跟着机构走”向“机构跟着老人走”的转变,让更多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和机构养老同等的优质服务。

“院居家融合”,实现人才打通,床位打通,服务人员共享流动,嫁接社会组织资源,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老年人按照需要接受专业的康养照顾,补上了社区居家养老的不足,满足了个性化养老的需求。与此同时,利用“15分钟养老服务圈”搭建的平台,平时忙于工作的子女,可以随时在工余的碎片时间段看望父母,或者与父母共进晚餐,享受天伦之乐。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总体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势必对居家养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民政部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要对辖区居家养老基本情况统筹规划,对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健康保障、文化教育、文体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开展科学评估,按需布局,通过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专业运作,畅通服务渠道,逐步整合日间照料、家庭床位、养老活动设施、健康保健管理等养老服务资源,面对老年人实际养老需求,有针对性地予以满足,实现资源共享,即医护人员和养护人员资源共享、健康保障资源共享、服务设备资源共享、文化娱乐设施资源共享,从而实现“老人跟着机构走”向“机构跟着老人走”的根本性转变,支撑起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真正把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文/郑建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