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豫章书院”一案给教育从业者怎样的启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9 14:47

“豫章书院”相关责任人违规对学生施行“森田疗法”,剥夺学生人身自由……4月28日下午,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吴军豹、任伟强、张顺、屈文宽、陈宾非法拘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

据报道,法院审理查明,“豫章书院”办学期间,被告人违规对该校学生施行所谓有关心理治疗、精神障碍治疗活动的“森田疗法”,即将部分学生带到“烦闷解脱室”进行禁闭,并安排人员专门看管,每次禁闭时间三至十日不等,非法剥夺学生的人身自由。5名被告人在办学过程中非法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其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决定判处其中4名被告人二年十个月至十一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从事教育相关职业;对另一名被告人免予刑事处罚。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均表示服判不上诉。

这一案件的审理,有两大看点。其一,被告人实施的所谓心理治疗、精神障碍治疗活动,被认定为非法拘禁,而非科学的治疗、教育方法;其二,相关被告人不但被追究刑责,还被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从事教育相关职业,这是加大对教育从业者职务犯罪的处罚、警戒力度。此案给所有教育从业者的启示是,不能以所谓的“为学生好”、“探索创新”为由,对受教育者实施侵犯其合法权利的反教育,教育必须遵守法律底线与教育底线。

近年来,有网瘾等不良行为习惯的青少年增多,家长对矫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需求也增多,一些社会机构看准这一市场,推出相关的“矫正教育服务”。而这些机构大多没有合法的资质,对学员的矫正,采取的都是自创的一套“教学法”,基本套路也差不多,就是实施体罚、变相体罚,进行封闭管理,动辄关禁闭。所谓矫正,治疗心理问题,实质就是打骂、恐吓,“逼迫”学员自称不再接触网络、游戏,以此达到“矫正”的目的。

这和个别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棍棒教育”差不多,都是在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后,教训孩子。很多家长都意识到这种做法不对,而机构却把这些做法提升到“教学模式”层面,这也令这种“教学模式”充满迷惑性,有的家长还支持这种“教学模式”。家长认为只要能改变孩子,让孩子摆脱不良行为习惯,总比对孩子放任的好,他们采取这种方法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好”。

这是必须厘清的。用法律所禁止的体罚、变相体罚、非法拘禁等非法行为实施矫正,不可能获得教育的效果。事实表明,除了造成学员被打伤、甚至死亡等恶果外,这种管教方式还给学员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为此,必须叫停这种矫正方式,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面对家长、社会存在的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需求,各地教育部门、学校、社区要承担主体责任,给这些家长提供公益性的矫正教育服务。学校不能把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推给家长,让家长领回家自己矫正,这会让家长病急乱投医,一些非法机构就是这样获得生长空间的。尤其是社区,要从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出发,发挥社区的作用,招募志愿者开展针对有不良习惯的青少年的社区矫正教育服务,让他们回归生活,摆脱沉迷网络、游戏,感受生活的美好。

拥有合法资质的社会机构当然也可对有不良习惯的青少年实施矫正教育,但矫正教育不能采取暴力殴打、限制自由等方式。这是突破教育底线和法律底线的。矫正教育不是惩戒教育,更不是体罚,因为青少年有不良习惯,不是他们的错误,而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如缺乏家庭的温暖,没有父母的陪伴,遭遇同伴的欺凌,没有成长的目标,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等等。这需要对症下药,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作用,关注青少年的所思所想,给他们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熊丙奇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