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你情绪不好,是因为读书太少
有书 2023-03-20 22:00

春秋时期,闵子骞拜孔子为师。

初到时,他脸色干枯蜡黄;一段时间后,变得神采奕奕。

孔子问其原因。

子骞答道:

“因为受到老师的教化,常读书,通晓许多道理,能辨别是非,遇事心平气和,脸色自然红润起来。”

书,是解忧良药,渡河之舟。

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厄与磨难时,可自愈自渡。

《宋史》中记录了文学家吕祖谦的故事。

吕祖谦年少时,性情急躁,遇事不顺便满心怨气,经常与他人发生争执。

后来,他喜欢上读书,读到古贤的处世之道时,总会掩卷自思。

《论语·卫灵公》中记录了孔子的一句话: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他读到这里联想到自己的坏脾气,如当头棒喝。

从那以后,每每遇到问题,他就以这句话自勉,心中的急躁之气总会很快消散。

久而久之,他待人接物变得平和宽厚,人心逐渐归附。

朱熹曾评价说:“一个人只要能像吕祖谦那样读书学习,就能改变自己的气质性情。”

就如季羡林在《一生自在》中说:

“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

读书能明智,让我们有足够的智慧、沉稳的心态去面对各种问题。

知名翻译家李继宏,成名前有过一段艰难的日子。

那时他刚毕业,换了六七份工作,却始终不如意。

后来他干脆辞了职,每天窝在狭小的出租屋里,靠写稿维持生活。

可合作方经常恶意拖欠稿费,他的生活过得很窘迫。

养家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让他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每天都在焦虑和痛苦中醒来。

后来,朋友给他推荐了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与神对话》。

花了几个通宵读完后,他看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

他的思维一下子开阔起来,对诸如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与自己相处……这些问题,有了新的答案。

困扰已久的负面情绪,也突然消失了。

他开始按照书中的方法和观念去生活,每天认真写作、潜心翻译,日子慢慢有了起色。

白岩松曾说过:

“你会遇到很多烦恼的事情,苦难会折磨人。

不过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

遇事束手无策时,必会牵引出许多坏情绪。

但书中蕴有古今智慧,藏有万千良计,帮我们逃出困局,驱散迷茫。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人这一生,苦难是底色。

但阅读能让我们在面对人世间一切悲哀时,有着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素养。

王小波曾谈过一段往事。

那时的生活异常艰苦,王小波常常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倍感孤独。

唯一让他感到满足的,是他随身携带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奥维德的《变形记》。

如长夜遇曙光,这本书成为了他生活的救赎。

让他不会一味抱怨卫生差、伙食差,不再计较在水田里干活有多累。

不仅王小波从书中得到极大慰藉,同行的其他人也寻得一处灵魂栖息之地。

他们经常来找王小波借书,这本《变形记》被翻了又翻,看了又看,最后烂如一卷海带。

在喑哑的日子里,书里的一个个故事,一句句箴言,成为对抗愁绪的最好武器。

如木心说:

“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

白纸黑字所构筑的庇护所,让木心得以从逼仄的生活里逃离出来。

乔伊斯说:“流亡,就是我的美学。”

木心以他为师,面对半生颠沛流离,自我宽慰:“美学,是我的流亡。”

所以他孤身一人在美国流浪,在最为拮据的时期,也活得优雅至极。

他欣赏《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皮恰林,即使再颓废疲倦,仍挺直腰杆,保持飒爽的风度。

所以,即便含冤入狱,每天吃酸馒头和霉咸菜,出狱那天仍然腰板坚挺,面带微笑。

为柴米油盐苦,为人情往来恼,我们步履蹒跚地跋涉在泥泞的人间。

庆幸的是,文字世界之浩瀚,让我们安然栖身,帮我们抚平忧愁。

何权峰在《格局》写道:

“一个心胸开阔、有大器量的人,他的内心就像一个大湖。

你丢进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会熄灭;

你丢进去一包盐,它很快就会被稀释。”

一个人,读书越多,眼界就会越宽,格局就会越大。

目之所及的是非之事,都会显得微不足道;蝇头蚊足的些微得失,都变得毫无意义。

有人曾在知乎上提问:“为什么读书能让人在顺境时不张狂、在逆境时有力量?”

一位编辑曾这样回答道:“生活就像一片海洋。”

工作也好、人际关系也好,每天都会有很多麻烦。

它们是海洋浅层的被污染的浊水,而人类的思想到达极其深入的程度,就犹如底层深处流淌的清水。

潜在浊水中很痛苦,但只要向下深潜,就能看到深层的清流。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陷入情绪的漩涡,烦恼不断,其根源就是读书太少。

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会束缚于单一的三观中,思维固执、认知简单。

而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

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对这个世界的底层运行规律有着更加深刻的洞悉。

喜欢读书的人,可以从一世看一时、从全局看一隅,不会忧于鸡零狗碎的事情,不会遇事就愤愤不平。

读书,就是一个让格局变得辽阔的过程。

有人在微博上问蔡澜:

“老师,我近来事事不顺,觉得人生暗无天日,如何排解?”

蔡澜只回了两个字:“读书。”

阅读总能帮我们从情绪的低谷中解脱出来,获得挣脱生活泥沼的精神力量。

编辑/陈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