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人才流动的时代,“证”不该拖后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1 15:16

“现在各地都在大力招工、吸引人才。人来了,找工作没问题,但要享受当地福利政策,外地考的证却不认,务工人员证书的跨区域认可问题亟待解决。”9日,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丰代表和记者谈起了他今年带来的建议。(《工人日报》)

当代中国日益开放,人才自由流动就是证明。一方面,各类人才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去就业创业。另一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人才争夺战”,通过放宽落户政策、发放购房租房补贴等方式来吸引人才提升竞争力。可以说,在人才流动中,城市与人才实现了双赢。

然而,有一个现实问题却在拖人才流动的后腿,即本来能证明专业特长的各种技能证书,因为流入地不承认外地考的证书,成为人才流动的一大障碍。比如人才在流入地就业时,因外地技能证书不被认可很难找到专业对口工作。再如,在流入地落户不能获得专业技能积分。

如某城市要求,持证人须取得在本市工作期间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另一城市则明确,申请人职业技能等级须符合当年本市相应的等级目录。这意味着持外地技能证书的人才无法享受相关人才待遇。

面对“人才流动而证不能流动”这一现实,持外地证书的人才似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在流入地重新考取相关的技能证书,以便就业和享受人才待遇。但这需要经济投入并耗费时间精力;要么人才就不流动了,长期待在发证所在地。但这不利于人才流动,会造成双输局面。

各地为何只认本地发放的技能证书,而不承认外地发放的证书?据说,原因之一是,各地技能证书的标准不统一;原因之二是,不太相信外地技能证书的“含金量”。另外,也无法验证外地技能证书的真伪。除跨地区不互认外,而且跨企业也不互认,这必然会影响人才流动。

对此,李丰代表将一份关于规范管理各类操作证和上岗证的建议带上了两会。“希望相关政策能进一步加强衔接,推动务工人员技能证书实现跨区域互认互通。”期待这一建议能推动职业技能证书跨地区、跨企业互认互通,为各类技能人才流动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必要支持。

实际上一些地方开始在这方面探索了。如最近珠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成立,致力于推动实现珠澳两地技能人才评价结果互通互认,就具有示范意义。如果更多地方对技能证书互通互认,无疑扫除了人才流动一大障碍。如果全国范围内互通互认,则需要制度和技术支持。

不久前,人社部在对代表建议答复中透露,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力度与修订力度,探索职业标准开发新模式,着力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企业、跨区域互通互认,为技能人才流动和发展保驾护航。这可以视为从制度、标准层面为互通互认提供支撑。

此外,恐怕还需要建立统一的职业技能证书查询平台。只有把各地各类劳动技能证书信息全部上传该平台,以便各地和各企业查询验证,既能从技术上支持互通互认,也能防止某些假证浑水摸鱼。总之,在人才流动时代,包括技能证书不互认在内的任何东西都不该成障碍。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