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创实验区开展2023年“法律服务进园区”学雷锋普法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7 13:59

3月2日,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联合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在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法官工作站开展2023年“法律服务进园区”学雷锋普法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为企业答疑解惑。

活动上,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审判员高世华、法官助理杨晶轮流登上讲台,对商事合同类纠纷案例进行了分享与解读,结合典型案例和数据,分析了案件特点、行业风险点和涉诉企业存在的普遍共性问题,就风险规避、企业内控、知识产权创新保护等方面给予了法律指导,为园区企业带来了一场法律知识的“头脑风暴”。

授课结束后,企业代表围绕劳动争议处理、企业融资风险等关注的问题,与到场的各位庭长、法官现场互动、进行咨询,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法官的授课从案例出发,既典型又实用,给企业防控风险增加了一道“安全阀”。

“在良好营商环境的多重因素中,法治环境无疑是最重要的。有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我们才能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北京华财会计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成鹏表示,国家文创实验区提供的一系列法律服务,让他们有“看得见的安全感”,也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

“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践的总结、发展的要求、时代的呼唤,也是国家文创实验区多年来的努力方向。据悉,本次活动的地点——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既是国家文创实验区版权服务中心所在地,又是国家文创实验区法官工作站点位之一,承担着重要的企业服务职能。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需要将其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让公平正义、依法办事、规则意识等成为鲜明标识,保障和服务市场经济、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2019年起,国家文创实验区与朝阳法院、朝阳区金融办、朝阳区工商联等部门深化合作,在国家文创实验区内莱锦、铜牛、吉里、东亿、东郎、通惠河畔等6个文化产业园成立了法官工作站,覆盖千余家企业。法官工作站深度对接产业园区和各企业,提供定制化“司法服务包”,包括法律咨询、开展法制培训、进行普法宣传、发布审判白皮书、发送司法建议等,持续增强法律服务能力,从源头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我们的法官工作站重点在溯源治理,这个平台打通了一个新渠道,就是在纠纷萌芽的时候,给予专业指导和疏解,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比较公正的解决方案和趋势分析,让双方更加理智的面对纠纷。”文创实验区企业信用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张磊介绍道,去年法官工作站进行了5场集中培训活动,为3家企业在源头化解了纠纷矛盾,从法律角度保障企业发展权益。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国家文创实验区更是不遗余力。

早在2017年,实验区就建立了全市首家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分中心,后升级为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工作站定期对区域内文化企业进行一对一走访,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申请、政策解读、专利补贴、维权援助、介绍北京市维权中心职能等咨询解答服务。每年定期举办“4·26”知识产权服务周、双创周主题活动,邀请专家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各类活动。截至目前,国家文创实验区共举办知识产权系列活动50余场,为文化企业良好发展提供了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和支撑。

此外,国家文创实验区还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组织铜牛电影产业园、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尚8里文创园、三间房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竞园国际影像产业基地五家园区设立了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联合6家“法官工作站”,积极开展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法律服务。

多年来,实验区先后开展了知识产权进园区“问诊”、“法律服务进园区”、“版权保护进园区”、“文创法律服务公益行”等法律保护服务系列活动,全方位服务园区、企业,帮助园区、企业把脉发展方向、开阔发展思路。

接下来,实验区将坚持用法治规范市场的边界,更好发挥出“有形之手”的能量,用法治为各类市场主体架起一张“防护网”,让营商环境更温暖,让企业经营更有安全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