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写作期间的痛
上海三联书店 2023-02-09 08:00

着手开始写作的每一天,每当我打开电脑,都会有青 少年儿童心理危机的新闻跃入眼帘,包括令人无比心痛的一个案例——一位父亲想要徒手托住跳楼轻生的15岁女儿,却不幸被砸,父女双亡……

眼看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倏然凋谢,我常常是手指伴着眼泪敲击在键盘上,渴望着尽我所能早日整理出行 之有效的青少年儿童心理危机预防之道,早日找到一种可 以为生命托底的方法,让幼小的心灵有地方安放。

然而,我发现:我被自己的渴望困住了——即使攒了 半个世纪的人生体验,即使做了 22 年的心理咨询,即使和 林紫团队一起处理了上千例心理危机个案,即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通力合作, 即使如此努力,希望用文字帮助孩子和家长的速度却依然赶不上生命消逝的速度,智慧和经验也仍不足以为所有孩 子遮风挡雨、化解此起彼伏的人生艰险。就像自己十多年 前写过的那样:“人生是一场无人可代的修行。”我们和孩 子们,终将只能亲自直面生而为人的各项考验,各自承担各自的“业力因缘”。

那么,面对一个又一个生命带着绝望离去,我们究竟能做什么?究竟怎么做才是有意义的呢?怎么做才可以彻底回答生死话题、让每一个孩子接受真正的生命教育,爱自己、爱他人、爱每一个有灵且美的存在?

与以往每次写作时文字从心间行云流水地涌出不同, 这一次,从李娟副总编辑告诉我选题确定到正式动笔,我的心整整“止语”了 30 天。22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心理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也有它自身超越不了的局限性,也难以单一地回答人生最根本的生死问题。所以,在 这 30 天里,我索性让心如如不动,头脑则全力以赴——变成一个不断“大爆炸”的小宇宙,而心理学、教育学、哲 学、艺术、美学、社会学、人类学、天体物理学、宗教学 等所有学科,则变成宇宙中一个个公转、自转的璀璨星球, 企图在相互辉映中,以弦的方式共振出智慧的光波,为孩子们织出托得住他们的美好与希望的宇宙之网,为他们找 到“最究竟”的答案,让每一个生命都善始善终,有力量 坚持到自然消亡的那一天。

然而,我又错了。 我不断反问自己:读者和听众看完这本书、“听完”这七堂课以后,你敢保证他们真的从书或课中都能获得力量和汲取勇气吗?都能学到渡过心灵难关的方法吗?都能不再违背生命的自然规律,把众生皆苦的日子从此过得满足丰盈吗?

坐在咖啡馆窗边的我,不敢妄自作答,抬头向窗外望去:马路边,一个看起来不到3岁的宝宝,突然挣脱妈妈的双手,径自朝一位穿着制服、素不相识的清洁工阿姨走去,与阿姨面对面站着“攀谈”起来。阿姨一边惊喜地笑着,一边用手指着假装走远的年轻妈妈,示意宝宝去找妈妈。 宝宝定定地望着阿姨,坚持了好一会儿,才不情愿地转身, 摇摇摆摆地离开了……

想起小时候,舅舅带我们六七个表兄妹一起去公园, 我们刚在草地上坐成一圈,就有一个小男孩摇摇摆摆地走过来,扑通一声坐在了我的旁边,瞬间自然成为圈子的一 部分,任凭父母怎么呼唤,他都不肯离去。

我突然领悟,其实,这本书中七堂课的使命,不在于,也不可能在于彻底消灭自杀这种行为,继而拯救全人类;而在于让更多的人围成一个圈,当某个孩子遭遇了困难,他们可以安全地回到这个圈子里,安心地成为我们中的一部分。

他们,本来就是我们的一部分;而我们,本来就是一体。

放下了“拯救人类”的妄念,我释然地长舒一口气, 将身体轻轻地靠向简单质朴的实木椅背的同时,想起这家店充满禅意的理念“这样就好”。这样就好,是“刚刚好”, 而不是“这个最好”“那个更好”,不是追求极致的目标和过度的满足。

一同想起的,还有2018年访问泰国孤儿院时,我从孩子们身上没有感受到因为亲情缺失而造成的疏离、敏感和防御。相反,他们非常开朗和热情地与我们打成一片,主动要求和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中国小哥哥、小姐姐们抱抱,骨子里满满的“我自信”和“我值得”。我问陪同的泰国博 士,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想了想说,可能与前国王推行 “充足经济”政策和倡导“够用就好”“适度”“负责任”消 费观等有关。因为够用就好,所以大家不必因为穷而感到 羞耻。2006 年,联合国授予了泰国前国王普密蓬“人类发 展终身成就奖”,认为他提出的“充足经济”政策丰富了联合国“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除了泰国,率先提出“国民幸福指数”概念的不丹, 也一直是我关注和赞叹的。

我曾经与不丹前首相肯赞·多吉先生就“幸福感”进行圆桌对话。事实上,在对话开始以前,我就在他身上得到了有关不丹幸福感来源的重要答案,那就是骨子里的知 行合一、平静从容。我问穿着布艺民族服装的首相先生:“是什么让您和您的国家真的做到了为‘国民幸福指数’而 舍弃经济发展速度呢?”首相先生缓慢而又真诚地回答: “是教育。”

回想起这些,我的“贪心妄念”再次升起,四处查找 资料,希望看到这两个国家在自杀预防方面的成功经验,希 望能找到一把万能钥匙,打开所有有自杀想法的人的心。结 果,只找到了其他国家的自杀数据——即使在幸福指数全球 排名前列的芬兰、丹麦等国家,自杀也一样是个大问题。

在一次心理学学术会议上,不同流派的十余位专家、 学者一边共进午餐,一边探讨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相关事 宜。谈到自杀率不断激增的现象及其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 和情绪创伤,我说:“或许,激增是因为人们将身体的死亡 定义为‘生命的终点’,当感到活着的过程太累了时,就想 提前到达‘终点’,然后一了百了;而创伤,则是因为文化 将‘死亡’与‘丧失和悲伤’牢牢地捆绑到了一起。假如 我们接受佛学‘分段生死’的观点,就会知道自杀并不能 带来解脱,相反,懂得人生难得、善用每段生命来修通烦恼的人,才能最终获得真正的解脱,活得自在,死得其所; 而合乎天道的死亡,也并不一定非要悼之以哀——勘破了生死的人,也都可以像庄子在妻子死后一样,鼓盆而歌。”

本书中所有关于“佛学”“佛法”等的表述,仅与心理学、哲学等学科一起,对生命教育加以探讨,不涉及任何宗教信仰话题。

翻开这本书的读者,尤其是为人父母的朋友们,假如 想快速地获取某些方法和技巧,然后照单全收地用到一地 鸡毛的育儿生活里,去创造立竿见影、一劳永逸的改造奇 迹的话,那么,我要说:“抱歉,让您失望了。这本书将要 带给您的,不是短暂和表面的变化,而是持久与深层的成长,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在离开我们之后,依然能够珍惜生命,享受活着的乐趣。”

在我看来,生命教育不是将孩子锁进大人编织好的知 识牢笼里以求安全,而是大人放下身段,回归到生命最初的 样子,与孩子一起向内探索,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相互陪 伴,共历冷暖,直面生死,活出真实的生命力。好的父母就 像好的导师,是活出来的,而不是理论和工具堆砌出来的。

假如您赞同我的观点,那么,我们就可以一起前行, 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让我们彼此陪伴,通过本书七堂课里的案例故事、心理解析、心理危机识别和化解练习等版块,逐步深入,为孩子也为自己搭建起智慧的危机预防体系——与其说是危机预防,不如说是自然生长。

这本书,写给每一位爱孩子、爱生命的“大人”看。 希望通过文字的分享,我们这些曾经的孩子,能够真正成长为一个大写的、充满生命力的人。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 我们可以手牵手围成一个温暖的圈,轻轻地对他说:“我在,我们在,我们一直在。”

我们活出怎样的生命状态,孩子就得到怎样的生命教育。作为“教科书”,我们的“‘活’字印刷术”如何使用、 人生篇章如何编排、生死如何诠释、信奉怎样的叙事逻 辑……我们的孩子就活在怎样的世界里。如果孩子的世界只有“算法”,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和批评他们一个接一 个地长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空心人”呢?事实 上,每一个“利己者”和“空心人”背后,都站着一对身 不由己的父母、一群身心俱疲的老师、一所争创名优的学 校。所有人一边制造着一浪高过一浪的“算法”,一边又被 算法不断地算计着,踉踉跄跄、前赴后继,看上去都在努 力奔向“更好”,可身心的状态却似乎越来越糟。

浪潮之下,大人尚且站不稳脚,何况身心稚嫩的孩子呢? 2020 年 10 月 10 日是第 29 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此前世 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给数百万 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沉重打击,全球有近 10 亿人患有精神 障碍,每 40 秒就有 1 人死于自杀,然而只有少数人可以获 得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在中低收入国家,患有精神疾病 和药物依赖的人中,超过 75% 的患者甚至没有得到过任何 治疗。他呼吁,全球范围内应大规模增加对精神卫生服务的投资。

这则新闻,或许您也早已关注到了。将它还原到我们 每个人的生活中,“大规模增加对精神卫生服务的投资”,也一样要纳入我们每个家庭的战略发展规划中来。与其在 问题发生后懊悔,不如在问题发生前行动——看一看,在 全年的家庭收支预算中,有多少比例可以投资给全家人进 行身心健康改善呢?在孩子的教育投资规划中,有没有预 留一部分给生命教育?

缺少了生命教育,其他的一切教育都只是无根浮萍, 无论堆砌多少知识和财富,也无法给孩子一个身心安定 的人生,而安定比幸福更能带给人们活下去的力量和勇 气——您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读到相关的案例。需要说明的 是,为了保护隐私,书中分享的案例,一部分是同类咨询 个案虚拟或合成的,仅仅用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书中的 要点;另一部分则来自媒体的公开报道。读到这些故事的 时候,我希望大家心怀敬意,尊重故事的主人公以生命为 代价,督促更多活着的人不断反思:究竟什么是生命的意 义?究竟该怎样让自己和孩子更好地活下去?

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会依次从生命、人性、物性、心 性、慧性、危机以及意义七个方面介绍,尽量以大家好理 解的方式一一阐述和分享。七个章节,也是七堂课,我们 与孩子互为老师,相互学习;关乎心理,又不止心理;谈 论死亡,又向死而生。

有趣的是,当我设计完本书的架构,意外发现正好暗合 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生死密切相关的数字“七”。传说女娲七日造人,所以中国农历新年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 人类共同的生日。

谈论生死,并不容易。“死”这个字,是许多人的忌讳,仿佛说出来就会离危险更近一步似的。不过,学习过心 理危机干预专业知识的朋友则会知道:想要挽救有自杀倾向 的人,就必须认真而直接地与他们讨论死亡,而不是讳莫如 深、粉饰太平,在顾左右而言他中失去宝贵的救援之机。

所以,请原谅我用了如此大段的篇幅作为序言,以释 放我唯恐所言不够彻底的压力。要更深入地探究生死课题、 真正实现生命教育,仅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远远不够,所 以,我一直试图整合我所了解的各个学科和古老智慧,同时 又担心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就连我欣赏的奥地利物理 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薛定谔先生,也在《生命是什么》这 本书的前言里说:“一个人要想充分掌握比一个狭小的专门 领域更多的知识,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了,但人类唯一的出 路是:我们当中某些人敢于对这些事实和理论进行综合,即 使只有不完备的二手知识——并且冒着干出傻事的危险。”

为了孩子,我愿冒这样的“危险”、干这件傻事,愿 这些文字能够抛砖引玉、集思广益,最终集结大家的智慧, 一起让更多的生命之莲直面生死、次第开放、自在芬芳。

世间美好,因为你在、我在、大家在。当我试着将自 己代入那位面对高空坠落的女儿、用尽生命之力张开双臂的父亲中时,当我一边写作一边不停地做着危机干预工作时, 当我反复问自己究竟怎么做才能“尽我们的力量,让世界少 一分遗憾”时,我的心中呈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老者 挑着两桶水行走在起起伏伏的人间,桶中的水也随着他的脚 步起伏波荡,有时还晃动得很剧烈,却没有水溢出来,因为 水面上静静地躺着一片荷叶。荷叶虽轻,却四两拨千斤地减 小了水与人的共振幅度,动静之间一片安然。

这样的画面,我的人生中从未经历过,我不知它从何 而来,却瞬间得到了令自己安定和释然的答案:无论作为父母、老师还是心理咨询师,在这跌宕起伏的人间里,在 这一段生命旅程里,要保护好孩子的生命之水,减少水滴 的跌落溢出,我们不需祈求洪荒之力,只需要像柔软安定 的荷叶一样,与孩子共在,不着痕迹地调整人世间的振荡 频率,最终与世界融为一体。这样,就好。

愿这本书里的文字,也能化作荷叶一片,以笃定的方 式,让每一位读到它的朋友,都找到自己内心那份四两拨 千斤的安定力量。

有了这份力量,我们才可以在孩子坠落之前,托起他 们朝阳般的生命,在一期一会的珍贵岁月中,朝着明亮的那方,笃定前行、自在生长。

来源:上海三联书店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