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春节话礼仪
文史知识 2023-01-23 18:00

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中国最丰厚的文化遗产之一,她以祈福迎祥与和睦喜庆的节日文化特质,呈现出人类文明共通的形态。

“百节年为首”,在冬去春来、辞旧迎新之际,中国人以隆重的年节仪礼为周而复始的岁月刻下了深深的时间符记,辞年礼、团圆礼、守岁礼、拜年礼、贺岁礼、迎春礼构成春节仪礼系列,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我们共同通过了特殊的仪式时空,经历了重要的社会与精神的洗礼与更新。

春节大年跨越岁末年初的节令时空,是传统历年周期最重要的终始阶段,人们为了顺利地送走岁末冬寒,迎来新年新春,创造了充满人间温情的春节仪礼。

我们先看岁末的辞年礼。进入腊月后,人们以或严肃或活泼、或神圣或温情的方式,礼送旧年,祭祀诸神,慰问亲友,这些礼仪可集中称为辞年礼。腊八礼,是拉开年节序幕的启幕礼,是辞年礼的开端。“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以腊八粥的相互馈送与献祭,开启了年节历程。腊八日,是古代腊日蜡祭的遗存。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早早熬起腊八粥祭祀果树、磨盘祈求丰年的礼俗。腊八开始敲响的年鼓,也奏起了送冬迎春的年节序曲。土鼓送寒是古老的年节礼仪传统,南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云:“腊鼓鸣,春草生。”河南濮阳至今还有腊八开始敲鼓的习俗。腊八还是古代傩仪逐疫礼仪的启动时间,人们成群结队, 以头戴假面,击鼓逐疫的方式,挨村逐屋进行环境清洁,以迎新春。

辞年礼仪围绕着各种社会关系与信仰关系展开,它的目的是在一年结束之际,对于人世间与超世间的关系进行妥善沟通与润滑,以实现情感的表达与伦理关系的增强,从而为未来岁月提供社会与精神保障。因此,辞年礼集中在人与亲友关系、人与祖先关系、人与天地诸神关系的调整增进上,它通常以年礼馈送与聚欢的方式进行,以表达对天地自然、亲友乡邻、同行同业、雇主雇员、业主与顾客、庙祝与施主,甚至传统社会的君臣之间的相互礼敬与感恩、感谢。辞年礼俗传统起源很早,先秦的蜡祭,年终“总祭百神”;晋人周处《风土记》的馈岁记载;苏东坡曾有岁暮乡俗三首,其一《馈岁》,诗引中说:“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传统辞年礼俗中有慰问与聚饮两个主要内容。

清·丁观鹏、郎世宁等《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

馈赠与慰问为主的辞年礼,主要在亲友之间,如晚辈看望长辈、平辈友朋间的相互拜访,人们在相互馈赠与探访中,交流了亲情与友情,让人们在寒冬腊月的岁末感受到温暖。岁末的辞年礼对于部分人来说,还有着家族朋友之间的救济功能,人们利用年节机会,对于面临年关、经济状况不好的亲友,提供生活急需的礼物,这样一种具有慈善救助性质的辞年礼,是值得称道的传统礼仪。“酒食相邀”,岁末聚饮,送别旧岁,是辞年礼仪的重要形式, 也是千年的年节传统。岁末冬寒,百姓人家、各行各业年终聚会,联络情感,这种形式在我国东南地区称为“尾牙”。

在辞年礼中,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互动外,还有人们与祖先及天地自然之神的礼仪互动。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亡故的祖先并没远去,他们一直关注着子孙后代,在岁末人们要谢恩祖先。谢恩祖先的辞年礼,汉代已经见之于文献,《四民月令》记:“前除两日,斋馔扫涤,遂腊先祖五祀。”人们在除日前两天, 斋戒、扫除、洗涤,清洁环境与身体, 以举行年终总祭。从南宋至今,杭州城的普通人家还大体遵循着岁末辞年的传统。在月穷岁尽之日,士庶人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梦粱录》卷六),清洁、装饰家居环境,祭祀祖先,成为春节社会通礼。同时人们对影响日常生活诸种神灵也沿袭古代蜡祭百神的传统,以礼拜送。特别引人瞩目的是“谢灶”仪式。腊月二十三,南北方都对居家的灶神行祭祀礼仪,人们在灶神像前,备好香纸与纸马,供上灶糖等祭品,礼送灶神上天,为的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岁末对家居火神与天地自然百神的献祭与礼送,体现了中国人重视调适生活环境关系的生态伦理,人们通过辞年礼的仪式活动,表达对自然百物的礼敬。

明·袁尚统《岁朝图》

团圆礼与守岁礼,是大年除夕的礼仪主体,也是春节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重视家庭关系,重视家人的团聚,除夕是人们最看重的团圆日,“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虽然离乡千里万里,千忙万忙,大年的团圆饭,一定要赶回家吃。年夜饭是凝聚中国家庭情感与信仰的礼仪圣餐,在人们上桌围坐之前,要先请亡故的亲人入席,然后再是家人对年节美食的共享。除夕的团圆饭是年节团圆礼的高潮。以“合家聚饮”的方式庆祝家人团圆,是中国古老的年节礼仪传统,在周秦时代已经出现:《诗经·豳风·七月》中有“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诗句,描述的就是岁末的庆祝饮宴聚会。《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暮家家备办菜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迎接新年。明清时期将除夕团圆饭,称为“分岁”礼、“团年”礼或“合家欢”。明代北京无论宫中还是民间,在岁末除夕都要欢聚饮宴,相互执礼。清代北京“谓除夕为三十晚上”。白天皇帝、臣僚“拜官年”,“黄昏之后,合家团坐以度岁”(《燕京岁时记》)。清代苏州,“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清嘉录》)。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妻孥一室话团圆,鱼肉瓜茄杂果盘。下箸频教听谶语,家家家里合家欢。”大年除夕家人齐聚共享年夜饭,至今是中国人心心念念的团圆仪礼。

守岁礼,是全家人年夜饭后,围炉团坐聊天,小儿嬉戏,通宵达旦,守候新岁到来的礼仪。除夕夜守岁礼俗在中国大约有两千年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有蜀之风俗,至除夜,通宵不眠,谓之“守岁”。从记载的语气看,似乎这时守岁还是四川地方习俗,但隋唐之后,守岁已经成为全国通行礼俗。唐宋人为守岁礼俗而歌唱,杜甫《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为守岁而兴奋,有《守岁》诗为证:“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种欢乐度岁的场景特别得到儿童的喜爱,宋代依然是“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苏轼《守岁》),正如《梦粱录·除夜》所说:大小家人“围炉团坐,酌酒唱歌”,通宵守岁。明清以来,守岁礼俗依然热闹而有趣味,同时还加大了守岁中家庭伦理内涵,认为守岁可以为家中长辈祈寿。

拜年庆贺礼与迎春礼。除夕守岁,守至子夜,新年降临,“及亥子之际,天光愈黑,鞭炮益繁,列案焚香,接神下界。和衣少卧,已至来朝,旭日当窗,爆竹在耳,家人叩贺,喜气盈庭。转瞬之间,又逢新岁矣”(《燕京岁时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岁之始,人们拜年庆贺,迎接新春。

拜年庆贺礼,是春节礼仪的中心礼仪。辞年礼是送旧的感恩礼,拜年庆贺是迎新的祈福礼。人们在通过旧年之后,重新获得生活时间,人们以相互礼拜的方式,庆贺新生。拜年礼仪主要集中在三对关系上,传统拜年的对象有三类。一是给接回的诸神拜年。这是拜年习俗中最久远的信仰,在人们心目中,新岁的降临是天时的回归,是天神的赐福,因此新年开门的第一件事是按照黄历通书上的提示,面朝吉利的方位烧香叩拜,民俗称为“出天方”或“出天行”。如在江苏震泽,主人早起,穿着新洁衣冠,拜天,称为“接天”,再拜灶,称为“接灶”。这些都是对新的年岁之神的膜拜,我们今天可理解为新年来临之际,对于我们依存的自然万物的礼敬,是自然伦理的表达。二是给祖先拜年。中国传统社会是家族社会,慎终追远是自古及今的传统,对于亡故的祖先的追念是家的精神的强化。祖先在除夕回来与子孙团聚,新年到来时,人们自然要在祭拜天地后,叩拜祖先,“元旦五更设燎,陈盘案,祭赛天地,礼百神,祀先祖”(康熙《蓬莱县志》)。三是人们之间的相互拜贺。新年人们不仅更新人与神灵、祖先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拜年礼仪更新亲友邻里的人际关系,这是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秩序基础。在传统礼俗中,人们之间的相互拜年庆贺也遵循着一定的人伦道德秩序,由尊到卑,由近及远。在朝廷每年元旦有盛大的“元会”,百官上朝向帝王恭贺,帝王也举办宴会款待群臣。利用君臣相贺的形式重新确立君臣之义。

一般百姓,在家族中先给家庭长辈拜年,长辈赏给儿孙压岁钱。家内互拜后,人们出门拜年。以前给尊辈拜年是口中说着吉祥的话,双腿跪地,行真正的跪拜礼,现在河北、山东部分地区还有跪拜的习俗,当然现今人们大多是口头拜年。在家外拜年中,姻亲关系受到特别的重视,姥姥、舅舅家是民间拜年的重点,人们一般在初二就要上门叩拜。在给至亲长辈拜年时带上水果、糕点等礼物,作为一种心情的表达也十分必要。亲友之间拜年,拜年客受特别的礼遇,旧时天津地方春节,主人要为拜年客预备“百事大吉盒”,里面放置柿饼、荔枝、桂圆、核桃、枣、栗、花生等,柿饼表示事事如意,核桃为和和气气, 枣、栗、花生、桂圆等象征早生贵子。台南拜年客登门以糖果或糖茶款待,俗称“食甜”,表示亲人之间,圆满甜蜜。

新年时节,邻里同事之间也须互拜。不过拜年的方式会较为随意,交谊甚厚者除外。一般拜年客不带拜年礼物,上门向主人道贺寒暄,人们在一天之内,可走数十家,有人对这种拜年方式有些许微词,说:“走千家不如坐一家。”有的是在路上见面道贺,说些“恭喜新年大发财”之类的吉祥话。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人们兴起一种以名帖拜年的习俗。明代北京时兴投递拜年帖,这时的拜年帖用红纸书写,只写“某某拜贺”,不管平时是否熟识,只管“望门投帖”,这是城市社交生活的简约表现。前些年我们流行的一年一度的元旦寄送贺卡,与此有着相似之处。在当代年节习俗中,拜年的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新年恭贺外,人们也用电话、手机短信、微信的方式给对方送去节日的祝福,有的还利用邮政快递给远方的亲人送去拜年的礼物。

拜年的时间一般集中在初九之前,再往后就称“拜迟年”,关系密切的, 就不大乐意初九之后的拜年。当然在正月十五之前拜年,都是可以的。甚至有人说:“有心拜年,寒食未迟。”这自然这是玩笑话,不可当真。

少数民族在年节中也有拜年的习俗,蒙古族以春节为上节,古时将春节称为“白节”,正月为“白月”。年初一,身着盛装的人们纷纷跨上年前调好的骏马,出门拜年,主人的女婿给来访客人敬上美酒,这种敬酒须每敬必喝。因此没有一定的酒量,在蒙古族人们那里恐怕连拜年客也做不了。藏历年是藏族同胞的传统大节,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相互串门走访,见面热情地互道“扎西得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桑”(新年好)。

迎春礼是年节礼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冬去春来的时节,人们迎来农历新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确定夏历正月为岁首以来,立春节气总在大年期间,迎新与迎春在年节礼俗中常常合二为一,新年中充满了迎春礼俗。年节中的迎春礼不仅表现在贴春联、尝新尝春、饮春酒等家屋装饰与聚会宴饮方面,还主要体现在立春日前后的官民迎春仪式上,朝廷在京师东郊春场举行盛大迎春仪式,这是古代月令迎气传统,各州县衙门要举行迎春的鞭春仪式,民间有唱春人唱着春词,巡回乡间,给人们送印有春牛图的农历通书。我们从迎春礼中看到了农耕国度在新春到来之际,对农事的倡导与对丰年的期待。

春节礼仪是文明中国最显著的礼仪,是中国人日常生活文明的集中体现。人们通过辞年礼、团年守岁礼与拜年庆贺迎春礼三大仪礼,融入人文关怀与生命意识,以及对未来生产、生活的期待,将天地自然、国家社会、伦理与秩序在年节礼俗整体中相互关联,浑然一体。正是这些严肃与丰富的春节礼仪,保障了中国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国人在充满希冀与愉悦中,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23年第1期

作者:萧放

来源:文史知识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